肝,是人体极其重要的器官。 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肝好一切都好。 然而,诸多习惯,都会损害肝脏的健康,导致肝病高发。 那么,肝脏受损后,身体会出现哪些“信号”来提示我们呢? 肝受损,会出现“1黄、2红、3黑”,若一个没有,肝脏还算健康 1黄: ——眼睛“黄” "巩膜发黄",是诊断肝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不可忽视。 据研究调查发现,有过半的肝硬化者,会出现眼睛发黄的情况。 2红: ——手掌“红” 一旦手掌变红,大小鱼际处,出现如同朱砂样之红色,需警惕肝脏病变。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肝掌”,说明肝功能出问题了,肝硬化常出现这类情况,不可忽视。 ——出现红痣 蜘蛛痣,看上去就像一个“小红点”,周围有辐射状的毛细血管。 研究发现,有蜘蛛痣的人,85%有肝脏组织病变,其中,30%为肝硬化。 蜘蛛痣,通常在人脸,颈,胸部等,毛细血管密集的地方,比较容易出现。 3黑: ——脸色黑 肝脏内会积累铁成分,如果肝细胞受损,其中的铁就会流入血管,使得血液中铁成分增加,导致脸色变黑。 临床上发现,肝硬化者大多会脸色发黑,出现“肝病面容”。 ——眼圈黑 如果,黑眼圈长期不改善,可能是一些慢性疾病的表现,比如慢性肝病。 对于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肝肿大者,黑眼圈是长期存在的。 ——指甲黑 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 肝脏出问题了,指甲也会有一些表现。 比如指甲变黑或者有竖纹,就是肝脏在“呼救”。 肝脏,喜欢“1绿 、2勤、3动”,要坚持 1绿: ——绿色的蔬菜 五色养五脏,而绿色入肝。 西兰花,是常见的蔬菜,对肝脏有益。 西兰花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素、黄酮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萝卜硫素等活性物质,能帮助肝脏分解各类毒素,减少肝脏负担。 所以,经常吃点西兰花,越新鲜的越好,可保护肝脏的健康。 茼蒿,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可行肝气,消食开胃,通便利腑。 茼蒿含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油,可宽中理气,有利于肝气抒发,改善肝郁气滞。 所以,经常吃点茼蒿,对于肝脏健康来说,大有益处。 2勤 ——勤饮茶 多饮茶,补充水分,帮助肝脏排毒更多毒素。 两餐之间,用一些护肝排毒小植物泡水,是喝酒者护肝不错选择。 华花郎根红茶,泡水代茶饮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促进肝脏排毒。 华花郎,在春季发芽,随处可见,药用价值高,将其发酵后制成茶,可大大降低寒性,更适合长期泡水代茶饮。 中医认为,华花郎,入肝经,擅长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与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经常用在需要排肝毒者身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华花郎根茎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华花郎的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因此,经常用其泡水,对于促进排毒,保护肝脏健康,都十分有益。 ——勤检查 肝,被称为“哑巴”,病变时,比较隐匿。 许多肝脏病变,都不痛不痒,因此,要重视肝脏检查。 40岁以上的男性、长期用药、经常喝酒、上夜班者,要每年查肝功能。 3动: 1、动腿脚 仲春时节,多走走路,散散步。 外出走一走,有助于散心,可促进肝气抒发。 散步时,要放松身心,速度不慢不快。 走路时,保持上身挺直,下巴前伸,高抬头,两肩向后舒展。 迈步大小以两臂伸直的距离为宜,同时前后甩臂,每分钟80~90步为宜。 1、动眼球 肝,开窍于目。 经常活动眼睛,有益肝脏健康。 同样,肝脏健康也会保证眼睛明亮有神。 保持头部不动,转动眼球。 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 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清肝明目,养护肝脏。 3、动腰部 左右拉伸腰部,可拉伸两肋,疏肝气,通经活络。 双手合十,举过头顶,手臂伸直,紧贴双耳。 腰往左侧弯到极限,感觉整个脊椎向左侧拉伸。 保持这个伸展的姿势15秒,放松,再换到右侧。 4、动双手 经常动手,按揉脚部穴位,有益肝脏健康。 人体的双脚上,有许多有益肝脏的穴位,可经常按一按。 先用热水泡脚,然后,再开始按揉。 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冲3分钟。 然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左太冲。 左右交换按揉,反复2~3次,力度以酸胀痛为宜。 用相同的方法,按揉行间穴。 然后,从太冲,推揉至行间,来回推揉。 如此一来,可使肝经的水湿风气,清泄肝火,疏肝理气。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