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不打一处来”的“气”打哪来?

 浅字淡墨 2021-03-27

生活中总有一些脾气不好的人,说急就急,老话叫“属狗脸,说翻就翻”。无论是谈工作、教育孩子甚至就是闲聊的时候,上一秒还和颜悦色,下一秒就勃然大怒。在这样的氛围下,人际关系甚至亲人之间也极易产生矛盾。

通常我们会把这种行为归结为品行有问题,涵养不够,需要修身养性。不过仔细想想,好像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都或多或少有过这种经历。事过之后悔不当初,可一旦事到临头往往又难以控制。

既然控制不易,那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这种行为的深层原因,从生理层面看看“气”从哪来。

人从外界接收信息有两条途径,一长一短。短通道是:丘脑——杏仁核;长通道:丘脑——扣带回——大脑各区域相应皮质——杏仁核。这两句看不明白没关系,知道大致原理就行,简单的用人话解释就是:

两条通道的终点,都是负责产生、识别、调节情绪的杏仁核,也就是说,两条通道的反应时间和携带的信息量,决定了我们的情绪状态。比如,短通道的特点是需要的时间和携带的信息量都少,优点是反应快。比如突然扑过来一条狗,我们通过短通道能迅速做出决定,是转身就跑还是跟它拼了,这是在原始社会危机四伏的环境里,帮助人类祖先生存繁衍的重要生理机制。而缺点就是特别容易一惊一乍,过度反应。长通道的特点,是能够携带更多的信息供杏仁核做出决策和选择。缺点当然就是反应太慢,如果谁在原始社会的危险环境里,太多运用长通道去做出选择,那他的基因大概率不会传承下来。所以,长短通道的运用来自于亿万年的进化过程。

这些大致就是我们经常会喜怒无常的生理原因,也就是“气”从哪来,它来自于过度的快速反应。那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呢?可以说用处不大。原因上面说了,这都是亿万年传承下来的本性,我们无力对抗。

不过既然知道了原理,我们就会发现,短通道的优势和长通道的劣势大都对应于原始社会,而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经远没那么多危险了,反应快常常是过度反应的来源。那么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人为的让反应慢下来,也就是一旦感觉出现负面情绪,马上放慢节奏,尽可能在表现出来之前想清楚,这个“气”来的对不对,是否过度,经常有意识的这么做,就能有效提升长通道的使用频率,让“气”来的慢一点、少一点。至于有涵养的形象,大概就是这么慢慢练出来的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