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象出来的味道

 浅字淡墨 2021-03-27

酸、甜、苦、辣、咸这些味道是哪来的?我们当然都知道,是舌头尝出来的。不过最近又有科学家来颠覆我们的认知,说味道不是尝出来的,而是大脑想象出来的。

有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小老鼠的大脑里有两种神经元,一种负责感知甜味,一种负责感知苦味。他们尝试用药物麻痹其中的某一种神经元时发现,如果麻痹了感知甜味的神经细胞,则即使喂小老鼠最爱吃的蜂蜜,小老鼠也不感兴趣。然后再麻痹感知苦味的神经细胞,则即使喂小老鼠黄连它也并不抗拒,显然它已经分不出是甜是苦了。

之后科学家继续作弊,他们试着在小老鼠喝水的时候,激活甜味神经元,发现小老鼠对普通的水真的像对蜜一样迷恋。反过来,如果激活的是苦味神经元,则小老鼠也一样会对普通的水表现出极度的厌恶。

所以,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一种食物是甜是苦,其实舌头说了不算,而是大脑在起作用。

那么,这或许就是人们口味问题的底层原因。比如,北京的豆汁、武汉的臭豆腐、安徽的臭鱼等等,不喜欢或者说是没习惯的人,只要一闻到味就会烦的不得了,更别提吃了,而喜欢的人总是念念不忘。

这是否说明了,尽管人的口鼻结构和细胞大致相同,而思维却天差地别,味觉器官只是负责传递特征信息,大脑里的神经元才是裁判,它们说香就是香,它们说臭就是臭。

所以,味道不是尝出来的,而是大脑赋予给了不同食物以不同的味道。由此再扩展一点想象力,如果科技发展到能随意控制大脑里感知味觉的神经元,那么再区分什么六大菜系、八大菜系的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吧,只要有一种够营养的食物即可,剩下就是调节脑细胞的事儿了。

这是不是就彻底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难题。不过,这真的是好事儿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