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隍爷姓什么?来看看山雨先生的考证

 爱旅游的寒江 2021-03-27
涉县明代城隍(爷)为什么姓陈
按:这是又一个特别需要英雄和“忠烈”的时代。
涉县城隍庙,位于老城牌坊路东段路北,与明代老戏楼隔路相望。
老辈子人提起“涉县城”,核心化,具象化,那就是“城隍庙台子”(即老戏楼)。
这里,旧时,酬神自娱,是整个涉县土著人乡土情结核心之所在。
至于城隍庙内供奉何人,或者说,本县城隍(爷)姓甚名谁,不好一句话说,但也不太复杂。
各朝均有变化,汉唐供奉纪信。
纪信者,何许人也?
汉朝将军,赵人,(?-前204)。
曾参与鸿门宴,随刘邦起兵抗秦。
由于身形及样貌恰似刘邦,在荥阳城危时,假装刘邦的样貌,向西楚诈降,被俘。
项羽见纪忠心,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
最终,被项羽用火刑处决。
刘邦建立汉朝后,不忘救命之恩,封纪信为城隍并诏告天下祭祀。
宋代更具人格化,多样化,列为国家行政体系,由当地的英雄或刚直不阿的官吏承担,死后奉为冥神城隍爷,新官上任三日内,必先去拜访城隍爷。
明朝制度细化,分王、公、侯、伯四等,由都、州、府、县官方祭祀。
坊间有一传闻,我们涉县城隍庙明清时供奉的是陈咸、陈寅父子。
熟悉方志资料的朋友们,一般都会注意到,“涉县十大历史名人”中有陈寅、陈咸父子,北漳河下去南漳河边上合漳村人也。
为什么,明代以后,涉县城隍庙开始供奉陈寅、陈咸父子为“城隍爷”?
对这一问题,慢慢来说!
首先,追究一下“城隍(爷)”作为道教神祗的初始渊源:
城隍源于周朝,古人每至丰收、灾害都要祭祀。
据《礼记》载,天子每年十二月祭祀八位神仙,第七为水墉。
水墉,本指田里的沟渠。
后,有水的城壕为池(即水墉神),无水的城壕为隍。
所谓“城池”;
所谓“城隍”。
古人认为,祭祀水墉(神),可使水土归其本位,不祸害人间,后来“城”与“隍”,合并为“城隍”。
“城隍(爷)”靖保一方安宁,能掌控阴阳五行,不但管生死善恶,还能给阳间伸张正义,明辨是非曲直。
对人格化了的“城隍爷”,古人寄予了很高的评价,是冥界地方的行政长官,演绎为一方最重要的道教神袛之一。
其次,汉唐之后,即如前所述,宋代以后更具人格化,多样化,列为国家行政体系,由当地的英雄或刚直不阿的官吏承担,死后奉为冥神城隍爷。
大家知道,亡宋者何?对,辽金蒙元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也。
作为中原又一大一统王朝,
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势必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有一种“正统”优越感,
势必推崇中原汉民族的“民族英雄”。
这是一种封建统治者的“道统”思维,
一种必然的反映和价值观体现。
陈寅、陈咸父子,作为籍贯意义上的“涉县人”,涉县的大英雄,前宋之“忠烈侯”、“民族英雄”,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明太祖”朱皇帝朱元璋封为“(西和州)城隍(爷)”,作为大明所有城池的保护神之一的!
至于涉县的城隍庙和城隍爷,大家也可以追溯。
宋之前,由于方志等地情资料简略乃至极端匮乏,不甚了了(仅限传说而已)。
元之后,轮廓就大致清晰:
元末被毁,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县令吴得诚依旧址重建(涉县城隍庙)。
山雨重点还是关心“城隍爷”(而不是“城隍庙”)。
为什么是涉县的“游子”陈寅、陈咸父子?!
碑记有载,“涉县城隍(爷)功高业伟,保护一方安宁,百姓感其恩德,邑民王荣先,张士诚等人联名上书,请求敕封,县、府、州获允逐级上报,嘉靖赐封'灵应伯’”。
山雨查阅宁夏西和州城隍祭祀的相关资料,得知:
明洪武(1368-1398)初年,太祖朱元璋加封全国有功德于民之故去的地方官员和忠臣烈士时,(陈寅)公因其事迹壮烈,感天动地,遂追封为“宋忠烈侯”、西和州“城隍福神”。
山雨想,陈寅、陈咸父子,不算涉县“地方官员”,但,涉县的“忠臣烈士”总算吧?!
也因此,当年(嘉靖帝1522-1566),士民请封时,多半就是为心目中的“本地”英雄陈寅、陈咸父子讨封的;有洪武封西和州城隍的先例,洪武皇帝的子孙嘉靖帝不封陈氏父子才怪呢!!!
结论:
(推测,)洪武(1368-1398)初年,涉县城隍庙就已经奉祀“本地”英雄陈寅、陈咸父子。
嘉靖(1522-1566)时,涉县城隍(爷)因“功高业伟,保护一方安宁,百姓感其恩德”被讨封为“灵应伯”。
在心念系统,涉县人尊崇的就是类似陈寅、陈咸父子和李毓珍“李官”之类忠贞勇烈之士(仕)人!!!
难道不是吗?!!!
陈寅、陈咸父子,
本地“英雄”,
本地当然的城隍(爷)!!!
山雨  辛丑杏月十二日 于古沙阳
附:
1. 宋·忠烈候·陈公(寅)的英雄事迹
陈公(寅),祖籍河北邯郸(涉县合漳村),生于四川仁寿,天府之国的崇山峻岭和汤汤之水孕育了陈公深明大义的情怀。
据宋史记载,宋理宗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公因袭父之恩荫官,大义遥辞天府地。赴南宋边防重地西和任知州, 在任六年,忠勤报国,体恤惠民募兵守土,培育人才, 深受百姓爱戴。
公元1235年,十万元兵大举人侵西和州,烧杀抢虏,公临危不惧,亲率几千名护城官兵同元军进行了殊死抗争,苦战坚守至粮尽援绝,终寡不放众,在城破之时“登楼空阙”,焚香三拜,发出了“臣不负国”的豪言,与全家亲随等二十八口壮烈殉城。
公一门忠烈,朝廷表其忠义,特追赠为朝议大夫,右文殿修撰,加赠华文阔待制,谥襄节,并命建祠纪念。
明洪武初年,太祖朱元璋加封全国有功德于民之故去的地方官员和忠臣烈士时,公因其事迹壮烈,感天动地,遂追封为“宋忠烈侯”、西和州“城隍福神”。
从此西和修建城隍庙,岁岁祭祀。
2. 陈寅诞辰纪念日:农历九月十五日。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师从西南政法大学博导、法制史学科带头人张培田教授,曾主办或参与韩志英诉魏县康复医院医疗事故赔偿、吕文贤等犯组织、领导黑社组织罪、强迫交易罪、故意伤害罪等有较大影响的民、刑案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办案经验,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