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才能让教育孩子这件事成为美好的体验

 静听涛声依旧 2021-03-28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依旧在每天的早晨与您相约在这里,倾诉我对于生活,对于教育,对于家庭教育的粗浅的认识。

人做一件事情,如果想得到最优体验,就是不去过份关注结果,做事本身就是目标。

即使最初怀着功利目的,但是,在投入之后,事情本身就带来了足够的回报,这个时候,结果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每一个热衷跑步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不管你是为了瘦身还是强身健体,当你跑步到了一定程度,你享受的就是跑步本身,是跑步时带给你的舒畅和愉悦,是战胜自我的成就感与征服感。

这叫“自成目标”,指的是做一件事不追求未来的报酬,做这件事本身就是最大的回馈。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家长很难达到这样的状态——自成目标,也就是说,很少有家长会不顾及孩子最终受教育的结果(比如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等),而是单纯享受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乐趣。

实际上,我们所做的事情,大多既不是纯粹的自成目标,也不是纯粹的外求目标(功利结果),而是两者的综合。一个外科医生既能享受做手术带来的乐趣,也希望能够济世救人,功成名就。

同样,一个家长也不可能那么纯粹,不去考虑教育孩子的成果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增加自成目标的比重,因为,如果你把太多注意力集中到结果上,会造成心理上的较大偏差,直接影响你对孩子教育的方向,也会让你的方式方法出现问题。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孩子考试前,如果家长过于关注考试结果——总分和名次,那么,你对孩子的考前指导就将是急躁的甚至是焦虑的。孩子任何一点看似薄弱或松懈的地方都可能让你情绪失控。

但是,如果家长把这次考试当做对孩子的一次锻炼,让孩子从这次考试中积累经验,通过考试反思自身问题。你的焦虑感会大大降低,考好了固然可喜,考不好也有满满的收获。

准备考试以及考试的过程就是一个让自己获取经验教训的过程,这样转念一想,便觉得内心变得不那么紧张压抑,这就是向自成目标靠拢了。

这种心态的形成,必须抛弃爱面子的虚荣心,也要树立一切都可以改变的成长型思维。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把考试这件事情的意义想清楚,对中小学生来说,除去中、高考,就平时的考试来说,它不仅是获取一个总分名次,它更是一次通往未来的磨练。

如果孩子能在考试中磨练心性,磨练胜不骄败不馁的心境,磨练从痛苦中学习的能力,磨练宠辱不惊的心态,那么,考试对他来说,已经是目标本身,而不是那个名次总分。

我们应该教给一些孩子体验自成目标的方法,因为,很多孩子并没有那么喜欢学习和考试,学习考试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为了考大学、找工作的外求目标。

实际上,我们平时做的很多事情,本身都没有那么有趣,反而会让人烦恼发愁,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做。

但是,为了我们的幸福,我们应该去挖掘体验自成目标带来的乐趣。当我们和孩子倾心交谈,给他们以生命的指导,体验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的愉悦,体验天伦之乐,同时也能让孩子获取到生命的滋养,那么,教育孩子本身也就成了目标所在。

这个过程并非那么顺畅,孩子会出现很多成长中的问题,但是,当我们与孩子一起努力,终于解决了问题,也让孩子从中得到了成长。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欣慰和喜悦。

那些在教育孩子中有更多痛苦体验的家长,有一点可以肯定,家长一定是方式方法错了。因为他们过份关注了外求目标,太过急功近利,应该努力去寻找“自成目标”带来的感觉。

有一个家长,因为孩子面临中考,本来孩子做得已经不错了,但是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考不上高中,于是对孩子一点放松的行为就想发火。

我引导她关注孩子成长,告诉她欲速则不达,提醒她尊重孩子,与孩子协商解决问题,事情终于有了向好的转变。家长渐渐醒悟到:自己太焦虑了,而家长的焦虑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每个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有限,他们考上高中开始住校(有的初中就住校),考上大学就开始远离父母;参加工作后很可能不和父母住在一起,有的一年也回不来几次。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通过改善家庭教育,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宝贵时光,享受亲子之间的各种美好,享受家庭和谐其乐融融的一个个瞬间。这样的生命才没有遗憾,我现在就后悔孩子在跟前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现在儿子一年在家也待不了几天,还要趁回家时和好久不见的和同学朋友相聚,在一起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这让人想起来就心生伤感。

祝愿每个家庭都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下健康快乐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