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古人是如何补...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1-03-28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古人是如何补脾虚,清肺痰,治咳嗽的?@健康科普大赛@中医养生

最近有人在后台询问,“体瘦,四肢不温,受寒后有痰,白色,痰稠,而且还不容易咳出来,有时还有点喘,呼吸重,日常要怎么调理”?

这个问题,其实先辈已经告诉我们了,这就是脾肺不足。
来看看真实医案: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慢性支气管炎有很多个年头了,劳累、受寒的时候就会发作,最近的一次,因为不小心受寒,病情加重,咳喘不停,咳吐白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四肢乏力、出冷汗、便溏怕冷。

就诊时,脉象沉缓,舌胖苔白腻,于是就用了参苓白术散加减。随后咳喘减轻,大便成形,然后减苏子、酸枣仁;加桔梗,升麻。

这里面有什么原理?
①支气管炎多年,那么肺一定就不好。

②四肢乏力、便溏,就是脾虚。

③脾虚,体表卫气化源不足,就会畏寒、出冷汗。

④脉道不充,脉象就会沉缓,这也是脾虚。舌体失养,湿邪不化,所以舌淡胖,苔白腻。


这就是之前在视频里讲到过“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如果一个人脾虚,他就无法运化水湿之邪。痰湿聚生,上犯于肺,这就让肺气不利,使得肺成了一个“储痰罐”,咳喘痰多的现象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就用到了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薏苡仁,来健脾、益肺、燥湿利湿的。让脾强大起来,脾运化能力恢复,脾湿就不会聚生。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健脾益气,补益患者的肺气,改善久咳肺虚的问题。所以就用到了炒苏子,下气、清痰、止咳。

所以说,体瘦,四肢不温,受寒有痰,不易咳出,有时喘,呼吸重,可能是脾气亏虚,痰湿内生,肺气不利在作祟。

当然若是脾虚,日常也可以备一点红豆薏米丸,成分包含薏苡仁、红豆、茯苓、芡实、山药、大枣、蜂蜜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