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梦想童年594 2021-03-28

18世纪中期的欧洲注定是个动乱的年代,经过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使得普鲁士陆军成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军队,同时也让普鲁士军队成为悬在欧洲各国头顶上的达摩利斯之剑。虽然欧洲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时期,但是隐藏在和平下面的是暗流汹涌,仇视普鲁士的国家在互相联合。最终整个欧洲列强联合起来包围普鲁士,生死存亡就在眼前,腓特烈大帝决定先下手为强。本文主要讲解列强围攻普鲁士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影视剧中的腓特烈大帝

来自列强的围攻

西里西亚争夺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奥地利并不甘心,并以此为耻。奥地利女王玛丽娅.特蕾西亚(她的丈夫是德意志皇帝弗兰茨.斯蒂芬)开始励精图治,并借鉴普鲁士的军事体系,积极推进奥地利的军事改革,她提高士兵的福利待遇,加强士兵的军事训练,并鼓励军队士气;建立军事学院培养贵族军官,并宣扬骑士效忠精神,还投入大笔资金扩建军队;同时拉拢一切仇视普鲁士的国家,打压跟普鲁士交好的德意志邦国,为夺回西里西亚做准备。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蕾西亚

在英国,英国国王正在发愁,因为英国和法国是世仇;因此英国国王一直担心他的家族领地汉诺威遭到法国的进攻。汉诺威选侯国在欧洲大陆上,离法国很近,而汉诺威另一边靠着普鲁士,如果能够获得普鲁士的支持,那么英国国王就不用担心法国的威胁,因此英国决定拉拢普鲁士。但是普鲁士却跟法国是盟友,本来普鲁士不应该接纳英国的,但是偏偏这个时候受到了奥地利和俄国的威慑,因此腓特烈一点头同意了,普鲁士跟英国联盟。英国想的不简单,他想把普鲁士纳入英国-奥地利-俄国的联盟来包围法国;而腓特烈则想的过于简单,他本想接纳英国来缓和奥地利跟沙俄的威慑,但是却忽略了他的盟友法国的感受。腓特烈的外交失误让奥地利钻了孔子,此时的法国王宫里正坐着奥地利的使者,奥地利女王正在为拆散法国和鲁士普联盟做努力,希望把法国拉到自己这边,而法国还在犹豫。但是当英普联盟的消息传来后,法国、奥地利、沙俄无不觉得遭到了盟友的背叛,法国觉的普鲁士背叛了他,而奥地利和俄国觉的英国背叛了他们。因此法国毅然决定跟奥地利联盟,而英国则弄巧成拙。最终形成了英国、普鲁士对抗奥地利、法国和沙俄的两大军事集团。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列强的围攻,七年战争

速攻战术的失利:

对于普鲁士来说,上一场战役中的盟友法国成了现在的敌人;而上一场战役中的敌人英国,则成了现在的战友。但是英国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大海和殖民地上,无暇顾及欧洲大陆上的霸权,因此现在的普鲁士军队要独自面临奥地利、法国、沙俄的威慑,可以说腓特烈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拉拢了一个海权国家,而放弃了一个欧洲陆战强国。对于所发生的这一切,腓特烈都看在眼里,他的普鲁士王国是零碎的,整个王国七零八落,东普鲁士与勃兰登堡完全被波兰隔开,西里西亚又被萨克森掐着脖子,还有几块领地也是互不连通,如果法奥俄联盟同时进攻,任凭普鲁士的军人如何勇猛也挡不住从四面八方扑上来的敌人。因此他跟他的臣子们说:我们应该趁敌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主动进攻他们,迅速打垮他们中的一员,我们才能避免被他们包围。

在腓特烈考虑主动进攻的时候,他通过间谍得知萨克森的选侯奥古斯特三世(兼任波兰国王)投靠了奥地利的女王,而且还在扩军。腓特烈坐不住了,他决定用速攻战术,迅速攻占萨克森,然后快速进军波西米亚,在以波西米亚为跳板直取维也纳逼迫奥地利投降。这个计划很大胆,腓特烈在东普鲁士留下一部分兵力抵挡沙俄的进攻,西里西亚留下一部分兵力抵挡奥地利的进攻,他则率军直取萨克森。萨克森的选候奥古斯特三世直接跑回波兰,放弃了萨克森选侯国,腓特烈不仅占领了萨克森还击溃了前来支援的奥地利援军。此时整个欧洲哗然,普鲁士的侵略引起了各国的强烈反弹,并向奥地利靠拢,迅速组成了以奥地利-法国-沙俄为主的联军,征讨普鲁士。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科林战役

对于腓特烈来说,他的第一步计划已经达成;开始执行第二步计划,率军攻入波西米亚,并且取得了布拉格会战的胜利;在他想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却因为兵力不足导致科林战役失败,这不仅仅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整个战略布局的失败,这直接导致腓特烈的速攻战术失败。速攻战术的流产,导致他打破包围的计划破产。此时沙俄军队从北方攻入东普鲁士,奥地利进军西里西亚,瑞典军队渡海而来,法军在苏比兹亲王的带领下由西向东攻来。形势对普鲁士极为不利,但是在罗斯巴赫战役中,腓特烈击溃了苏比兹亲王的法军。西边的威胁暂时解除了,此时欧洲已经进入寒冬,各国军队都开始躲入军营,避开严寒的侵袭,可是腓特烈没有这么做。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罗斯巴赫战役

洛伊滕会战

千里奔袭洛伊滕:

此时的普鲁士有点四面楚歌的境地,虽然暂时击溃了来袭的法军,但是法国底蕴雄厚,终归会卷土重来;同时奥地利的军队已经攻占了西里西亚,他留在西里西亚的普鲁士军队现在成了溃兵;还有南下的俄军,已经登陆的瑞典军队以及其它参加这场围攻的军队等等,它们都想在来年开春的时候撕碎普鲁士!

别人能过冬,但是腓特烈不能!因此腓特烈大帝在这时做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决定挟罗斯巴赫战役胜利的余威,冒着严寒直接奔袭西里西亚,就这样普鲁士军队在半个月内跨越了近四百公里。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说过普鲁士的步兵在战时,每天行军的距离在20~25公里之间,这一次奔袭西里西亚平均每天行军在26公里。可谓兵贵神速,不说千里奔袭吧,也差不多要八百里奔袭。而此时在西里西亚的奥地利军队已经缩进军营开始了冬眠,他们想着等来年开春的时候再行动。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进击的普鲁士

斜行战术展神威:

虽然西里西亚已经没有腓特烈的立足之地,但是依靠普鲁士军队的偷袭,在奥地利军队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攻占了纽马克,纽马克是奥地利军队的一个补给点。这让奥地利统帅大为震惊,他们以为普鲁士军队会留在军营里过冬,奥地利军队的统帅是道恩元帅和卡尔亲王(这货是一个屡战屡败的阿斗),此时奥军由卡尔亲王执掌,因为他是德皇的弟弟,道恩元帅只能屈居第二,他们有8.3万人,全部驻扎在西里西亚的省府布雷斯劳。道恩元帅建议以布雷斯劳为防御点,打一场消耗战,而卡尔亲王觉的,己方势大应该主动前出进击。因此奥军主力6.6万人离开布雷斯劳,向西渡过韦德尼尔河,本想继续进军,但是发现了来袭的普军,双方相隔20公里。随后奥军就地以洛伊滕村展开防御阵型,排兵布阵用的是很常用的阵型,以洛伊滕村为中心,南北方向展开防御,北边(奥军右翼)有一处沼泽,南边(奥军左翼)则是山岭地带,中间是步兵,两翼是骑兵,预备队在后面,这个阵型在之前的文章也说过,骑兵在两翼是为了保护中间的步兵,防止对方骑兵的突击。但是因为奥军的主力部队人数太多了,部队展开防御后,战线拉的太长,直接造成正面防线宽近8公里,而两翼的骑兵夹住大队的步兵,使得中间的步兵很难展开机动。本来兵力占优的奥军,却采取了守势。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腓特烈出动大量的步行猎兵和骑兵对奥军的防御展开情报收集,此时腓特烈只有3.6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西里西亚的溃兵,他在罗斯巴赫战役胜利后,只带领了1.4万人,其余的都是他收拢的残部。勉强凑出来48个步兵营和128个骑兵中队(营)外加167门火炮,在兵力上他没有任何优势。唯有利用战术的优势才有获胜的可能,好在他曾经在这个地方演习过,对此地的地形颇为熟悉,这个地方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带,他可以通过地形来掩护部队的进攻。如果经常看我文章的同学应该会猜出来腓特烈大帝接下来要运用的战术,前期侦察再加上复杂地形的掩护,这是实施斜行战术的最佳条件!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斜行战术

在了解到奥地利军队在洛伊滕的部署后,腓特烈把军队编为四个纵队,中间两个步兵纵队,两侧各有一个骑兵纵队,这也是典型的进攻战术,步兵在中间,骑兵在侧翼保护。然后用纵队战术迅速通过前方的复杂地形,在复杂地形处有步行猎兵进行方向引导,然后四个纵队快速通过。在普鲁士军队与奥军的中间有一处高地波尔尼,此处高地现在被奥军的前锋部队占领,如果腓特烈能够快速攻占此地,那么他将会占领整个战场的制高点,从而拥有视野的优势。腓特烈命普军趁夜行军,在清晨晨雾未散开的时候发起进攻,在波尔尼驻守的奥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普军骑兵给击溃了,逃跑的奥军回到洛伊滕禀报了普军的动向。但是此时奥军的视野被波尔尼高地给阻挡了,反观腓特烈的普军却能够将奥军的动向尽收眼底,这就是在战场上占领制高点的重要性,不过此时的奥军显然没有意识到错误,奥军主帅卡尔亲王觉的自己兵多将广,优势很大嘛!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红色是奥军阵地,蓝黑是普鲁士进军路线

腓特烈大帝决定使用斜行战术展开攻击,他命令已经暴露的左翼骑兵去佯攻奥军的右翼(洛伊滕村北部),奥军的右翼部队主将是鲁齐兹,鲁齐兹看到了普鲁士骑兵的动向,他以为腓特烈的主力部队在这里。因此他急忙向卡尔亲王求援,卡尔亲王从中间抽调了一部分步兵又从左翼的骑兵抽调了一部分前去增援右翼的鲁齐兹。这一切都被占领制高点的腓特烈看在眼里,他把主力部队分成两个纵队,后面还有一个预备队,然后向奥军的左翼(洛伊滕南边)快速行军,并利用地形的掩护迅速把步兵编成斜行阵列,迂回到洛伊滕南边对奥军的左翼发起进攻,而后当普鲁士步兵与奥军展开激战时,腓特烈又命令他的骑兵攻击奥军防线的中间,如果奥军左翼被普鲁士骑兵切断,那么整个左翼的奥军将会被普鲁士的骑兵和步兵所包围。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后,左翼奥军后撤,因为普鲁士军队是从洛伊滕南边发起进攻的,因此卡尔亲王把原本呈南北方向布置的奥军防线,以洛伊滕村为中心转动90度,呈东西方向布阵。而原本在北边的鲁齐兹部(右翼奥军),则移动到了西边。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奥军防线旋转90度

原本用作吸引奥军注意力的普军左翼骑兵,随着普军主力也转移到南边。因此这时的右翼奥军鲁齐兹部并没有交战,如果现在鲁齐兹部从西往南包抄,那么正在南边攻击的普军将会被包围。因此鲁齐兹率领右翼奥军骑兵自洛伊滕村西边往洛伊滕村南边迂回包抄过去,但是鲁齐兹却忘了,原先的普鲁士左翼骑兵也没有参战,因此在鲁齐兹行军到半路时就被正在树林里待命的普军左翼骑兵发现,并趁机进攻鲁齐兹部的侧翼,奥军右翼主将鲁齐兹战死,奥军大败,溃兵迅速向洛伊滕村撤离。奥军凭借洛伊滕坚固的防线抵御普军的进攻,普军损失惨重,腓特烈为尽快突破奥军防线,直接出动普军最精锐的近卫军,经过近卫军的强攻,最终奥军全线崩溃,奥军道恩元帅本想组织第二道防线,但是普军进攻的太快,因此奥军卡尔统帅直接下令撤退,普鲁士军队更是勇猛追杀,此役普军以少胜多,以伤亡6000余人的代价,杀伤奥军万人,并俘获1.2万名奥军,腓特烈更是一鼓作气攻占西里西亚省府布雷斯劳,自此西里西亚重回普鲁士。

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

新的地图

洛伊滕战役是斜行战术的巅峰之作,腓特烈先以纵队行军,攻占战场制高点;而后以暴露的左翼骑兵吸引奥军右翼的注意力,并把奥军左翼的兵力吸引过去;再之后,腓特烈依托地形的掩护,把军队改成斜行战术,直接突击左翼奥军。整个战术的运用完全是教科书式的斜行战术教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