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55岁行书大作,专家估值十个亿,9...

 衆妙之門 2021-03-28
900年来谁人敢与其争锋?
 
所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这是历朝历代书法界的一种风气,而宋朝时期的书法,就十分注重书法意趣。
这个时期的书法家们,从唐朝书坛的严谨法度中走出,开始将追求心性的率真表达与追求情感的自然流露,跃然于纸上,融合到书法之中。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这里面又以黄庭坚的行书作品,最是出彩,作为苏东坡的学生,黄庭坚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不过对于自己的老师,黄庭坚在书法上是并不服气的。
民国国学大师康有为,更是直言“宋四家”中,黄庭坚才是第一。
黄庭坚的书法风格,可以说是豪气干云,人们常用“长枪大戟”与“大开大合”来形容他的书风,他在行书方面,学的是王羲之,尤其对《兰亭序》研究颇深。
这就造就了他独辟蹊径的行书风格,在北宋这样一个书法名家辈出的时代,得以争得一席之地。
就拿他55岁的这幅行书法语《兀然无事》来说,此作就是一件精美无双的书法佳作。
《兀然无事》别名《懒残和尚歌》卷,黄宋笺,纵26厘米,横419.4厘米,连款共七十行,每行六字,共四百十一字。
这所谓的“懒残僧”,是晚唐袁郊撰传奇小说《甘泽谣》中的人物,他的名字叫明攒,是天宝初年在衡岳寺干杂役的奇异僧人。
从此作之中可以看出,黄庭坚的书法水准已经趋于炉火纯青,通篇雄健圆劲、奇崛沉着,有着恣意盎然与不拘一格的畅快风采!
这样的大字行书作品,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曾有专家为这幅行书佳作,估价为十个亿,可见其珍贵程度。
在此卷之后,还有董其昌小楷题跋,来证明此作的真实性,董其昌跋曰:“黄文节公书世多摹本又多赝本,生平所见以此卷为灼然无疑。”
董其昌一言就评定了此作的真实性,到现在据此作诞生已过900多年,不知道谁人能与之争锋?
今天,我们将黄庭坚行书法语《兀然无事》进行高清复制,送与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编辑十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