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上海计划”之一国立音专旧址

 高参88 2021-10-20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是“大上海计划”之一,建筑共有一幢主楼.左右两幢副楼以及一些附带建筑.建筑由罗邦杰设计.1935年建成.砖混结构.立面采用对称构图.清水红砖墙面.(主楼正门)。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民京路918号现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不对外开放.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在国立音乐院成立之前.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创建.经历了近八.九十年时间的漫长的探索之路.直至国立音乐院的诞生.才正式建立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揭开了中国专业音乐教育史的新页.开辟了由高等音乐学校来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道路。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1927年11月27日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学院(后改为教育部)院长.在他的奔走下.政府通过了萧友梅提出的创立国立音乐学院的计划.萧作为[音乐院筹备员".制订了极为详尽的办学计划(包括招生人数.筹建校舍.经费使用等)。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民国时期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旧址.建筑共有一幢主楼.左右两幢副楼以及一些附带建筑.建筑由罗邦杰设计.1935年建成.砖混结构.立面采用对称构图.清水红砖墙面.(主楼正门)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1927年11月27日,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现代第一所专业音乐院校。创办时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不久由萧友梅任代理院长。1929年9月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41年后被汪伪政权接管,改称国立上海音乐院。抗战胜利后自重庆返沪的国立音乐院接收了国立上海音乐院,并与上海私立音乐专科学校合并,定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主楼大厅地坪上音专校徽

在国立音乐院成立之前.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创建.经历了近八.九十年时间的漫长的探索之路.直至国立音乐院的诞生.才正式建立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著名音乐家丁善德就是在1928年以自学的一点琵琶知识从昆山前来报考的.萧友梅慧眼识英才.将其招入学校悉心培养.日后果成大器。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据报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成立时.招生异常困难.扛出蔡元培先生才招来学生二十余名.但依旧严苛教学.培养出了众多菁英.前十年毕业生一共五十四名.其中有李献敏.裘复生.喻宜萱.丁善德.戴粹伦.陈又新.刘雪等。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150名肄业生中.也不乏贺绿汀.江定仙.陈田鹤.冼星海.张曙.吕骥.蒋风之等,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墙角的勒石:民國26年1月第一男宿舍落成萧友梅誌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主楼侧门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主楼侧门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副楼)现为华佳医院的住院部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副楼)现为华佳医院的住院部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学校成立之初在今南昌路48号,原名“国立音乐院”,成立于1927年11月。音乐家萧友梅在上海南昌路48号租赁校。学院由蔡元培任院长,萧友梅任教务主任,设预科、本科、专修科及特别选科。1929年9月,学校再租房迁址到汾阳路、复兴中路,1945年,改国立上海音专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也就是“国立音专”,由萧友梅任代理院长。

 昌路48号曾经是上海务本小学,1949年后成为卢湾区中心小学。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上海市公安局法医检验所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国京路60弄1-18号旧上海银行建于32年---供银行经理住

地址里弄式样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 面积
国京路60弄上海新村花园里弄1931年砖木二层30幢 4601平方米

民京路918号国立音专旧址
国和路350号基督教沪东堂

基督教沪东堂始建于1912年,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1982年圣诞节重新恢复聚会。原沪东堂因信徒的急剧增加,在国和路政立路口易地重建。新堂于1996年10月25日奠基动工,1997年12月22日落成竣工。新堂的再建资金全部由信徒奉献。


我的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