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的人七八十岁了,还在为儿女存钱

 布衣粗食68 2021-03-28

01

养儿养女能防老,并不是对每个家庭都管用。

当你老了,会怎样养老?

很多人都会说:“养儿防老,不靠孩子,靠谁?”

所以,他们拼命赚钱、存钱,只要自己还能动,就一天也舍不得休息,哪怕病了,能扛就扛着,生怕上医院会“乱花钱”。

而存下的钱,全部留给儿女,以便他们能为自己养老。

明明是自己的钱,却舍不得给自己用,还指望着孩子能够看在自己一心为他们着想的份上,能承担起养老的责任和义务。

但凡有这种想法的人,现实生活中,往往处境悲凉。

有孝心的儿女,不在乎父母给自己留多少钱,而在乎自己能给予父母多少爱。

没孝心的儿女,哪怕父母给自己留再多的钱,也不会有丝毫感激,至于该尽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想方设法“打折扣”,甚至“耍无赖”。

02

儿女的冷酷无情,多半是父母的“掏心掏肺”惯坏的。

不同于耕地播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父母的掏心掏肺,并不能换来儿女的感恩戴德。

今年七十八岁的王大爷是村里的老村长,年轻的时候,带领村民把贫瘠的农田改种蔬菜,很多村民由此发家致富,对老村长很是敬重。

可老村长膝下无儿无女,最终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从亲戚家过继了一个儿子。能干的老村长和妻子,一心想给养子最好的条件,就送他到城里的学校念书,让他衣食住行都像个“城里人”。

但养子并不珍惜学习的机会,连高中都没考上。老村长和妻子也并不责怪,又出钱让养子去学开车,觉得有了技术,生活也就有出路了。

后来,在养子的要求下,他们拿出全部积蓄,买了一辆小货车,让养子跑运输。但没过多久,因为吃不了苦,养子就把九成新的货车低价贱卖,拿着买车款到广州打工去了。

一晃多年过去,养子带着女朋友回家了,两人几乎天天宅在家中,啥事也不做,一心筹划婚礼。

老村长原以为,等养子成家了,就该懂事了。可掏空了家底,盖了新房,送了彩礼,没过两年,养子却离婚了。

好吃懒做的养子见老村长实在没钱了,又一次远走他乡,几乎也不和他们联系了。

好面子的老村长,人前人后备受尊重,可养子的不孝却成为他挥之不去的隐痛。前段时间,他突发中风,好在周围的邻居发现及时,送到医院,才避免了最坏的结果。

可即便如此,老村长和妻子还是盼望着养子能早日回来,哪怕只是在家里歇一个晚上,他们也觉得,自己也是“有后”的人。

03

人老了,别为儿女存钱,要为自己存钱。

维系亲情的,除了血脉,就是金钱。更多时候,有钱,才意味着有亲情、有孝顺。

我们小区的李大爷和妻子,都是企业退休职工,每个月有一笔退休金,因为身体不好,时常要住院治疗。他们有四个儿女,可经济条件都不怎么好,虽说没有对李大爷和大妈弃之不顾,但只能“出力”,没法“出钱”。

于是,李大爷和大妈做出一个决定,聘请儿女们当自己的护工,每天两百元,各家轮流照顾,工资日清日结。

这样一来,儿女们也不再觉得照顾父母耽误了自己赚钱,老两口也觉得出了钱,享受自家人的照顾,总比给不相干的人照顾要舒服得多,一家人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与其留着钱,作为遗产,给儿女们来瓜分,留下扯不清的瓜葛,还不如在生前,用自己存下的钱,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所以,人老了,别再心心念念为儿女存钱了。给自己存钱,平常日子就注意保养身体,保持健康,这其实,就是留给儿女最大的财产。

万一健康遭到疾病威胁,自己能掏出医药费,儿女们更多的是庆幸和感激。如果遇到不孝顺的儿女,也不会出现“等死”的悲凉结局。

04

俗话说:“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儿女的好,是全心全意的,可儿女对父母的好,却往往是“虚情假意”的。

孝顺父母,是人之常情。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自己有一口吃的,就不会差父母那一口”呢?现实往往很残酷,总会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打破你既有的认知。

与其声泪俱下地痛斥那些不孝顺的行为,不如早早做打算,为自己存一笔养老钱。

不仅自己这样做,如果真的你也是一个孝顺的人,不妨把父母东拼西凑给你的钱,也好好地存起来,等他们有不时之需的时候,再“物归原主”,这何尝不也是一种孝顺呢?

人这一生,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

好好爱自己,才是一生的修行。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