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院129年的美国医院,扩建一栋7层大楼,设计超亮眼!

 叮当当 2021-03-28

如果说中美两国在国情和医疗体系上存在巨大差异,那么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所以,在医院扩建设计方面,我们不妨旁观这个美国医院项目,是否有可借鉴之处。

Summa Health.Patient Tower

  Summa Health,是一家历史可追溯至1892年的综合性医院。2019年,这家百年医院扩建了一栋7层大楼——Patient Tower

医院扩建,是希望升级产科中心和乳腺健康中心,扩展外科手术服务,开放更多的单间病房。

而医院新大楼的扩建设计,则旨在促进“以团队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质量,增加护理舒适度和便利性。

那么,这个新的大楼跟医院其他区域如何保持紧密衔接?

答案即,借助连廊在建筑内部之间进行空间转换,缓解楼栋之间的交通压力,并缩短活动流线。


这栋建筑的外墙设计,使用了玻璃和灰色金属板构,配合弧形建筑结构。同时,大楼周围还规划了三块小型绿地,和周边环境形成有机联系。

前坪广场这里,和建筑形态相呼应的半月弧形遮雨棚,以及充满动感的艺术装置,强调了主出入口位置。

大楼景观设计方案
主出入口

医院扩建设计,重点是功能规划。

Patient Tower的每个楼层各有功能中心,然后再划分单元用房

  

一楼平面


当平面规划落地之后,医院扩建设计要回归的终极问题就是,如何改善患者和访客的体验?

大楼开放多个出入口。首诊客户通常由主入口进入到一楼大厅,在这里感受到的就诊初体验,包括了宽敞、明亮、有序及活力。

一楼大厅

大楼主入口右侧,则设计了一个休闲餐厅。

  

这种使人放松的感觉,当然也体现在二楼手术中心的全流程

将公共区域分布在空间外围,可尽享户外风景和阳光。而咨询接待台设于大厅中央,得以兼顾不同流线的访客。

还有弧形背景墙这里,使用了木饰面,成为一道醒目而温暖的引导标识。

  

在服务窗口进行信息登记的时候,也不用担心隐私问题。接待台被设计成几个独立的小隔间,并用数字编码来标识。

  

而有时候人们需要安静的环境,所以医院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半开放式的等候区域。

在等候过程中,艺术作品也可以帮助抚平压力。比如这幅巨型墙绘,或许能帮助我们把恐惧和忧虑转变为力量及安慰。

  


位于三楼的产科中心,延续了这种医院设计风格。公共区域的视野和光照依旧充足。

产科等候大厅

病房的设计也值得实名表扬:


医疗设备和布线做嵌入式设计,清爽的空间管理才能保证医疗工作效率

当然,还有美国医院设计的三大标配——大窗户、墙画和家具。

目前开放17间产房,包括13间LDR产房

  作为病区,5、6、7楼在功能布局上保持了基本一致,包括楼层分设3个护士站,来加强医疗协作,尽快响应患者的服务需求。

中央护士站

这3个楼层还特别设计了家庭休息室,为家属和访客提供更多交流及活动空间。

  

至于病房,墙面和地面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搭配使用电动平滑门,让患者可以静心休养。

5楼产科病房

国内医院迎来改扩建大潮,美国医院也在忙着升级。从患者体验角度考虑,这个美国医院扩建设计项目中的细节处理,还是值得参考的。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Summa Health Patient Tower
项目地址:美国俄亥俄州.阿克伦
设计面积:343000平方英尺
完成时间:2019年
工程费用:3.5亿美元
室内设计:Hasenstab Architects,
                  Perspectus Architectu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