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郁氏文化】双推磨转补天社 ( 文/张垣)

 百年yesuo 2021-03-29
郁氏文化

双推磨转补天社

文/张垣

又是一个莺飞草长,鸟语花香的季节,我打开窗户,吟诵白居易那脍炙人口的《忆江南》,聆听收录机里传来的"推呀拉呀转又转"的锡腔神韵,思绪隨着《双推磨》旋律转又转,转到那流逝的峥嵘岁月,转向那锦绣江南鱼米乡,转入那六朝古都石头城。
上世纪50年代中叶,我这个江海平原泥腿子的后代,一个尚不知锡剧为何物的小学生,转到了小镇上放映《双推磨》电影的露天影院,转进了苏小娥与何宜度推呀拉呀转又转双推磨的豆腐房,转来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美妙唱词,转会了"大陆调""老簧调"等锡剧曲调,也转出了一个货真价实的锡迷。从此,这枝"太湖红梅“绽放于我之心田,岁岁年年开不败,年年岁岁更艳丽。
在大跃进那年春节前夕,作为回乡度假的中学生,参加了大队的文艺宣传队,恰巧排演锡剧《双推磨》,由我班一位能歌善舞的女同学担纲女主角苏小娥,另一位大队文艺骨干领衔何宜度。这是春节文艺的一出重头戏,由于时间仓促,演员记不得台词。我毛遂自荐担当提台词的角色,起早贪黑跟随苏小娥与何宜度双推磨,一来二去,我也进了角色,把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还乘热打铁,找了个笔记本,转出了一本《双推磨》手抄本,学余饭后,引吭高歌,该多潇洒!从此,《双推磨》如影随形,陪我进大学,伴我登讲台,那活泼轻松的旋律,转进了由我首创的中学校园补天戏曲社。
80年代中叶,素有中华瑰宝美誉的戏曲艺术,一下子跌入低谷,"戏曲危机“的呼声此起彼伏,号称“太湖一枝梅"的锡剧,也蒙上了一层阴云。我与莘莘学子运筹于讲坛,效学炼石采贝的补天女娲,打出了补天戏曲社的旗号,引进《双推磨》曲调,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移花接木到原创节目《姐妹进城》中,亮相于补天戏曲社的成立大会,居然一炮打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流传一届届补天人的心胸。1992届的赵卫菊演唱的《双推磨》在元旦文艺中力拔头筹得金奖,以后她又将磨儿推进南京师范大学,又爆出冷门得大奖。



令我难忘的是1988年11月在苏州举行的第3届锡剧节,我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在闭幕式上,亲睹"活苏小娥"王兰英形象,虽然她唱的是《庵堂认母》,但从那略带沙音的王派唱腔中,我仿佛看到了苏小娥推呀拉呀转又转的身影,多想面对王老师倾诉一番《双推磨》情结,但又不忍打扰而失之交臂。回校后我托鸿雁传书王老师,围绕《双推磨》谈戏说曲话感受。王老师接信后便鸿雁传书回,热情洋溢地高度评价补天戏曲社的创举:"在四面高唱戏曲危机时,却有你们这样热情的戏曲支持者,真是难能可贵。作为锡剧战线上的老同志,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王老师还表示要把我们为戏补天的创举在她即将出席的江苏省政协会议上作为提案内容,为补天人呐喊助威,又亲赠一盘由她录制的《双推磨》磁带,供我们开展活动时用。
这盘《双推磨》作为载体,为我们的戏曲活动增添活力,1999届初中毕业生陈赛帅,凭《双推磨》的一曲推呀拉呀转又转,转入了常州市艺术学校,毕业后进常州滑稽剧团唱戏。2008年11月,我校50校庆时,我们邀请了王兰英大师的高足倪同芳参加庆典演唱会,陈赛帅与倪老师联袂推出《双推磨》片断,轰动校园。王老师播下的《双推磨》种子,正在补天戏迷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011年,正是枇杷黄了的季节,我摘了最黄最大的几串,趁有事赴宁的机会,特地赶到王兰英老师府上,给她老人家尝鲜,顺便把已改版为彩色版的《补天戏苑》呈上向她汇报。王老师非常开心,说我们的戏苑从油印小报提升为彩报,说明补天戏曲社夏上了一层楼,希望我们与时俱进再创辉煌。我情不自禁哼了"推呀拉呀转又转"班门弄斧,王老师为我打着节拍,一起哼唱,活画出演员观众鱼水情新图。王老师还拿着我赠送的戏曲校本读物《美善天地合影留念。当我向她打听姚澄老师时,她自告奋勇当向导,带我们拜访姚老师,与我同行的补天戏社社长小董还抢了一个王老师走在街上当向导的镜头,瞧,她右手撑伞柄当柺,左手提的塑料袋中还装了两串枇杷,说也要让姚老师同享甜蜜呢。叩开姚府门,王老师向姚老师热情介绍补天戏社,三句不离锡剧,融融乐乐,三人还合影留念,也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黄金易得,知音难觅。王大师的"推呀拉呀转又转",转进补天戏曲社,转来了先进文化,转出了精神文明,转响了时代主旋律。


2019年7月13日,王老师告别观众永远谢幕。我怀着沉痛的心情,在补天戏社组织追思会,用一副藏头联敬挽王大师:
兰魂耀锡坛面缸打进申城京都;
英姿亮银幕磨儿推到南疆北国。
此联分别嵌进王大师的代表作《打面缸》《双推磨》。此外由她担纲的《三亲家》《吹灯试笔》分别拍了电影,电视,王老师把这些宝贵资料都赠送补天人,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END

作者简介

张垣,江苏省海门天补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海门市8,9,10届政协委员,1985年创办补天戏曲社,35年如一日主编社刊《补天戏苑》,该报被评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优秀报刊,已出千期,同时推出《戏苑女娲乐补天》《戏海拾贝勤补天》《美善天地》等五册戏曲校本读物,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接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