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常德:有谁知道 “昔日码头”这3个人去了哪里

 图说常德 2021-03-29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4年5月27日上午,湖南常德诗墙公园武陵阁附近的“昔日码头”广场,一位工人正在对一座雕塑进行安装。

安装的师傅告诉我,这边还有“卤蛋飘香”。不远处还有“码头背夫”。

当时我只是路过,随意拍下了两张,也不知道“昔日码头”的故事。

后来这几年多次到过“昔日码头”,便对这里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每一次来到“昔日码头”,我都要寻找“沅水挑夫”、“码头背夫”、“卤蛋飘香”这三个人,但一直没有找到,不知有谁知道,这3个人去了哪里。

这三个人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他们身上有着千千万万人的共同点。

第一位:码头背夫

第二位:沅水挑夫

第三位:卤蛋飘香

这三个人,他们出生在同一个年代,与他们一起出生的还有一代人,他们穿梭在沅水的码头,背负着生存的压力,肩挑着一家人的希望。

这三个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勤劳,他们不知经历了多少日出、日落、通宵、清晨、黎明,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吹、日晒、雨淋、冰冻,“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应该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这三个人,他们铸就了一种共同的励志。那就是初心,初心,意指做某件事的初衷、最初的原因。劳动最光荣,他们没有美丽的容颜,只有黑黝黝的肤色;没有华丽粉饰,只有朴实的汗水……这正是初心在劳动中闪光的表现。那捋起袖子、挽起裤腿就是最好的印证。

这三个人,他们见证了一个时代,那就是烙印。他们把青春留在了昔日码头,用时光打造了老码头的繁华,又在光阴的故事里与老码头依依惜别,最终隐姓埋名另谋生计,不知去向。

这三个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故事。他们背过的货物垒起来是一座座高山,他们挑来的粮油倒出来如同滔滔不绝的沅水,她们的“卤蛋飘香”才真正是如今人们求之不得、源汁原味“舌尖上的美味”。

这三个人,他们让后人不断念想,那就是憧憬。沅江、水手、货船、码头、背夫、挑夫,茶蛋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苍桑,那是对过去一种永恒的回忆,对当下一份最好的珍惜,对未来一种美好憧憬。

如果在你身边,你见到了这三个人,或类似的三个人,请向他们伸一个大拇指。

在昔日码头,除了这三个人,还有三幅画,形象生动的再现了昔日码头的繁华。

 第一幅画:巷口小吃

巷口小吃——常德人爱吃,也会吃,每日清晨,街头巷尾,香飘四溢,各种小吃淋浪满目,米粉、汤圆、油条,油粑粑,应有尽有,特色各异,品种繁多的小吃充分展示了常德人在饮食文化上的智慧。

第二幅:麻阳妇女

麻阳妇女——重要的对外水运交通促进了常德的繁华,数不清的船夫在此停歇定居,麻阳人尤多,形成了有湘西特色的麻阳街。麻阳妇女精明勤劳,常年身背自制的腌菜、甜酒等食物沿街叫卖,声音悠扬婉转,是昔日常德街头一景。

第三幅画:鱼市交易

鱼市交易——自古常德地杰水美,是鱼米之乡,沅水流域更是鱼类繁多,品质鲜美,鱼为百姓餐桌上之必备,煎炸、蒸烧各具特色,味味俱佳,故鱼市交易火爆,整日里市场内熙来攘往,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交织一起,一片喧嚣兴旺。

沅江的流水带走了许多光阴的故事,如今的昔日码头成为市民的休闲乐园。

常德诗墙八景之一:昔日码头

相关链接:沅江北岸诗墙公园所在的沿线系昔日大河街、小河街所在地,常德航运、轮渡码头均设于此,曾经是沅江下游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尤其是停泊的大小船只形形色色,各显个性,沈从文的散文《常德的船》便取材于此。“昔日码头”建在原码头旧址,由一幅大型石刻画和三块圆形石刻画及三组人物雕塑组成,重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船码头极其繁华的热闹景象。

常德诗墙八景系列:(点击下面标题观看)

【原创】“抗洪纪念碑”算不算常德地标

【原创】大年三十——突然发现常德一处梅园怒放迎新年

【原创】2019情人节——常德锁心桥上的锁已锈迹斑斑 不知你们的感情是否依然

昨日票房排名第一!点击上面图标观看宣传片,点击“特惠购票”可以购买各大影院的电影票。

“图说常德、图片说话”。做有深度的原创,拍有情怀的故事,用软文推送广告、用暖文传递美好、用美图见证现实、用每图催生梦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