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拯60岁生日时感叹自己无子,儿媳突然跪地:您有儿子,快1岁了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1-03-29

中国有句古话“清官难断家务事”,虽然这句话是对繁琐复杂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矛盾让人头疼不已的调侃,但是在历史上却真的有一件清官被家务事弄得焦头烂额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鼎鼎大名的包拯。

包拯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他为官廉洁公正、不附权贵,且敢于替百姓伸冤鸣不平,在民间极有声望,被人称为“包青天”和“包公”,在当时的北宋都城汴京,甚至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童谣。有些百姓还认为包拯是奎星转世,把他当神明一般崇拜。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不惧权贵,不惧邪恶的包拯,也有自己害怕的事情,那就是年过花甲却还没有孩子。包拯的原配妻子李氏,年轻早亡,留下的记载并不多。而在包拯入朝为官后,他又迎娶了一位官宦之家的小姐董氏作为续弦。

董氏知书达理,才艺双绝,是包拯身后的贤内助。董氏还给包拯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包拯34岁才迎来自己的长子包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已经算是“老来得子”了,所以对这个儿子非常看重。

因为父亲包拯官居高位,所以包繶自幼受到朝廷的荫补,年纪轻轻就被宋仁宗赐封为太常寺太祝,后来迎娶了三朝宰相吕蒙正的外孙女的崔氏,婚后不久崔氏就诞下一子,取名包文辅。此时的包繶可谓是仕途和家庭双丰收,人生一帆风顺。

但是好景不长,婚后第二年,包繶就患病去世,几年之后,五岁的包文辅也不幸夭折。包拯和夫人董氏面对长子长孙的接连去世,非常悲痛,但是两位老人还是开明地希望儿媳崔氏能够改嫁,不要年纪轻轻就在家守节。但是崔氏坚持为亡夫守寡,并对包拯说“公公是天下尽为仰慕之人,吾可代夫君奉养翁姑,心满意足矣。”包拯也是非常感动,让崔氏打理家事。

自从长子长孙早亡之后,包家的香火就断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也让包拯非常着急。后来的包拯又迎娶了妻子的侍女孙氏,让她做自己的侍妾。但是之后的孙氏因为过错,被铁面无私的包拯怪罪,打发回来自己的娘家。

不久之后,包拯的长媳崔氏发现孙氏有了身孕,因为此时的包拯还在气头上,崔氏便背着公婆,私下派人送衣物钱财到孙家。等到孙氏生下一名男孩后,崔氏又偷偷把孩子抱养在自己房里,名为长嫂,实为养母。

第二年,包拯六十大寿,年到花甲的包拯叹息自己没有儿子,让包家香火断绝。崔氏见时机已到,便将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送到包拯面前。“喜当爹”的包拯面对这意外之喜,非常高兴,给孩子取名包綖,并大大夸奖了崔氏。

后来包綖五岁时,包拯去世。宋仁宗到包府祭奠包拯,看到包家非常简陋,包綖又衣着简单,感慨包拯清廉,便赏赐包家财物,封包綖为太长寺太祝。之后的包綖凭借着努力在官场上步步高升,做官又有父亲包拯之风,被人们称为“小包公”。在长嫂崔氏去世后,包綖悲痛欲绝,连夜回家奔丧,为其披麻戴孝,就像对待生母一样,以此来感谢嫂子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