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名臣录」他是天才建筑师,凭借高超技能,危难时刻保性命

 茂林之家 2021-03-29

公元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12月22日,大唐东都洛阳被黄巢起义军攻陷。这座屹立于中原大地的千年古都再一次遭受战火洗劫。

「中华名臣录」他是天才建筑师,凭借高超技能,危难时刻保性命

洛阳城最早修建于西周。周朝取代殷商后,为了更好的控制东方,就在周公的主持下在洛水之北修建新城作为国家的陪都,首建洛阳。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洛阳第一次正式成为王朝首都。

春秋战国时期,洛阳一直都是东周王朝名义上的都城。

洛阳再一次成为国家首都是在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建立东汉。之后的曹魏、西晋也以洛阳为国都。洛阳第二次成为天下中心。

经历了十六国的动乱,洛阳破败不堪,直到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洛阳才再一次成为天下中心。

然而好景不长,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定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魏定都长安(今西安),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取代。洛阳因为正好位于两国交锋的中心,再度被战火摧毁。

直到隋朝一统天下,洛阳才迎来新生,成为国家东京(东部的京城)。

公元605年,隋炀帝做了两件大事,一是下令开凿大运河,二是营建洛阳新城,主持这项工程的正是隋代杰出的建筑师宇文恺。

家族中的另类天才

宇文恺,字安乐,出生在北朝一个十分显赫的家族——宇文氏。宇文氏是汉化的鲜卑人,曾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宇文恺的家族也是北周宗室。他的父亲宇文贾曾经官至北周的大司徒,位列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位高权重。大哥宇文善是西魏的大将军,二哥宇文忻是北周的骠骑将军,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因为家中父兄战功卓著,宇文恺在三岁时就被赐予双泉伯的爵位,七岁时又被封为安平郡公。

「中华名臣录」他是天才建筑师,凭借高超技能,危难时刻保性命

宇文恺与父亲和两位兄长完全不同,从小就博览群书,对建功立业没什么兴趣,唯独对建筑和营造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对历代工匠技艺和典章制度也十分娴熟,妥妥的家族另类。这些知识的积累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建筑大师奠定了基础。

从宗室子到工程师

好景不长,公元581年,杨坚废掉北周的皇帝宇文衍建立隋朝。作为北周宗室的宇文恺一家也因此受到杨坚猜忌。所幸宇文恺的二哥宇文忻有拥戴杨坚的功劳,再加上自己有着高超的建筑才能,总算让杨坚放他一马,还被任命为营宗庙副,负责监修建杨氏宗庙。

杨氏宗庙建成后,宇文恺又负责主持隋朝都城大兴城(今西安城)的整修。整个工程从规划设计到人力物力的组织管理极为精细严谨。建设过程中,宇文恺不仅考虑到城市的实用性,还结合地形、水源、交通等多个因素,打造了一座集军事防御、城市管理、生态美观为一体的大都市。

「中华名臣录」他是天才建筑师,凭借高超技能,危难时刻保性命

大兴城的折射出当时中国发达的社会经济和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

大兴城于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六月开始兴建,当年十二月基础竣工,次年三月即正式迁入使用,前后仅历时9个月,建设速度之快实令人惊叹。

「中华名臣录」他是天才建筑师,凭借高超技能,危难时刻保性命

仁寿宫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杨坚任命宇文恺为检校将作大匠,让他在岐州(今陕西宝鸡)建造避暑行宫仁寿宫。仁寿宫建成后就成了杨坚和独孤皇后晚年避暑居住时间最长的行宫。

杨广即位后,宇文恺因为出色的专业能力继续受到重用,奉命在洛阳营建新都。此时的宇文恺已经51岁。如果说二十多年前整修大兴城是小试牛刀、十几年前营建仁寿宫时要屈居杨素之下,那么这一次重建洛阳,则给了宇文恺尽情展现建筑才华的机会。

洛阳周围地形复杂,无法像大兴城那样在关中平原上肆意铺开,只能因地制宜,根据山川河流的走向借势建城。宇文恺选定的新城在东周王城以东、汉魏故城以西,在规模上要比大兴城小,皇城和宫城也没有在城市中轴线上。

东都的核心部分——宫城,内部极尽奢华,尤以乾阳殿最为富丽堂皇。宇文恺还应杨广的要求从全国各地搜罗出奇材异石、珍禽野兽等充斥宫苑。宇文恺也因此升任工部尚书,位极人臣。

此外,宇文恺还在杨广在北巡时建造了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大帐”,设计了可以拆装移动的“观风行殿”,和可以拼接的“行城”。隋朝的强大国力让他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

除了建筑营造,宇文恺在水利工程上的造诣也很深,还奉命修建过隋代长城,设计了巍峨壮丽的“明堂”因征讨辽东高句丽而被迫搁浅。

后世影响

宇文恺一生主持过众多大型工程,始终扮演着总设计师和总工程师的角色,没有过多的参与到政治斗争当中去。他设计的宫殿华丽且极具观赏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出皇家气派,满足帝王好大喜功的需求;而他主持开凿的广通渠又有利于国计民生。从大兴城到东都洛阳,宇文恺在城市规划当中尊重整体的协调,从建筑的全局出发,对建筑有着整体的感知,并能通过基础关键的建筑来凸显城市的整体协调。这些工程即使在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

宇文恺主要贡献也都在营造上,其建筑水平得到了国内外建筑界的广泛认可,其建筑风格对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影响。这些思想对后世的建筑师有着不小的启发和借鉴。唐朝时期,渤海国的使者在看到长安的盛景后,仿照长安城建造了渤海国的都城;日本遣唐使在参观了长安后,也将长安“搬”回到日本,建造了小一号的“长安”——奈良和京都。

文章的最后,我们简单地来聊聊宇文氏的迁徙分布:

「中华名臣录」他是天才建筑师,凭借高超技能,危难时刻保性命

宇文氏—典型的北方少数民族汉化姓氏,早期活动在西北地区,南北朝时期逐步南下内迁,除在辽宁、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分布外,在河南洛阳等地形成宇文皇族聚集地。

唐代时,他们入地为籍,遍及中原各地,宋后宇文氏已不常见。如今在北京、河南、陕西、浙江、四川、台湾等地有少量分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