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素问·厥论》

 nodoing 2021-03-30

【故先生必用降胃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总之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

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和腐熟水谷。所以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水谷进入胃中,依赖胃的腐熟作用,将水谷消磨成食糜,下降于肠,在脾的主持下继续化谷的功能,化为能被人利用的水谷精微、津液等精微物质;然后,还要靠脾的运化作用,将水谷精微、津液转输到全身。也就是说,饮食物受纳于胃,其精微则转输于脾。《素问·奇病论》也说:“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食物精微的吸收、输布的生理功能,使水谷精微营养全身,保证生命活动持续不断,故后人将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又主要表现为“升清”的形式,如《素问·经脉别论》说:“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即使胃的受纳功能正常,而脾失却其健运之职,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就会发生障碍,可出现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等症状。脾的病变也可以影响到胃,可引起胃不受纳、胃气不和等病变。因为脾胃的关系密切,所以党参、白术、甘草等药既能补脾,又能补胃。然而,也要看到,脾与胃的功能毕竟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就在于胃主受纳而脾主运化,反映在气机的运动上就是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所以在治疗上,脾胃不能笼统而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又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此种议论,实超出千古。故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熇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岂可以芪、术、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总之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