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改变一所学校,要先从改变课堂做起(一)

 陶秀峰 2021-03-30
图片
图片

一、改变学校,为什么要先从改变课堂做起

图片

“应试教育”的课堂模式是“满堂灌”“独白式”的“记忆的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注重教师的“讲”,而忽视学生的“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少数尖子生的提高,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一百年前陶行知诟病的“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的状况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

图片

二、怎样改变课堂

改变课堂,要从“记忆课堂”转变为“探究课堂”

图片

改变课堂,要从“独白式”转变为“对话式”

图片
图片

(三)改变课堂,要从“单一模式”转变为“多元模式”

1.课堂教学需要“模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课堂教学不需要“单一模式”

(1)教学需要模式,但不需要“单一模式”。未来教育,教学模式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多元、多样,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个体化。

历数近些年的教学模式,比较知名的有成功教育、主体教学、创新教学、合作学习、导学式、双主式,尝试教学式、自学辅导法、八字教学式、六步教学法、循环大课堂、情境教学模式等等。虽然这些模式有些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应试教育”那一套,但不管怎么说,都为改革吹响了进军号,唤醒了沉睡的教育大地,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向课改高地进军的热潮。

比较我国这些教学模式可以发现,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在“学、导、练”三个字身上做文章。课堂上,通常都放大小组合作与展示的作用,都用学案来“导学”,都主张当堂训练或检测反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注意控制作业量,或者是实施“零作业”策略,等等。

比较古今中外的这些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它们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由手段陈旧向日益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等等。

图片
图片

(四)改变课堂,要从搞“模式”转变为讲“思想和原则”

1.课堂为什么要讲“思想和原则”?

(1)模式是教学艺术的初级阶段。无论教学模式发展到何种地步,都只能是操作及技术层面上的东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它还处于教学艺术的初级阶段。还有比它更稳定、更高级、更本质、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原则、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等。

(2)模式不是万能的,但思想原则确是万能的。因为思想原则决定模式,原则是思想的凝练和体现。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要改变我们目前的教学命运,就要先改变我们目前的教学行为;而要改变行为,先要从改变思想做起。一旦有了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形成了原则,就会有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体现这种原则的行为是诸多因材施教的“模式”。

(3)没有思想原则,只有模式,是僵化的机械性活动。为什么那么多人学到了卓有成效的模式之后,回到自己的学校却不能复制第二个、第三个?因为只学会了模式,而没有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不会应付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因为别人的思想和模式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文化。(未完待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