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有7味药外洗治疗痛风,有效率96.67%,简单方便

 本草裕华 2021-03-30


第 1768 期

图片

作者 / 张榜 王莹 崔炎 吴建萍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崔公让名医工作室 

编辑 / 段瑞 ⊙ 校对 / 张芊芊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图片

祛痹外洗方

治疗瘀热阻滞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是指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过后,病程迁延,持续高尿酸血症不能控制,临床关节症状不能缓解或痛风石形成,表现为受累关节局部压痛明显,活动时加重,伴关节不利,痛风石形成后可致关节破坏,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对症治疗为主,但部分患者用药不当可再次诱发急性发作。2018-04—2019-03,我们采用中药祛痹外洗方治疗瘀热阻滞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并与采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我院痛风专科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门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41.43±12.24)岁;病程0.5~3个月,平均(1.29±0.66)个月;血尿酸175~647 μmol/L,平均(334.32±112.16)μmol/L;病位:单侧第1跖趾关节肿痛16例,单侧跗关节肿痛4例,单侧踝关节肿痛4例,2个以上关节肿痛6例。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8~60岁,平均(42.83±12.39)岁;病程0.5~3个月,平均(1.13±0.81)个月;血尿酸163~623 μmol/L,平均(322.29±121.65)μmol/L;病位:单侧第1跖趾关节肿痛14例,单侧跗关节肿痛5例,单侧踝关节肿痛4例,2个以上关节肿痛7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中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瘀热阻滞型痛风的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病变部位局限于足部关节;未服用其他治疗痛风相关药物;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 排除标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足部合并有感染溃疡或其他病症不宜采用外洗治疗者;合并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图片

图片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评价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病情评分变化情况,包括肢体疼痛、自我评价及关节肿痛指数。肢体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VAS)进行比较,最高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自我评价采用患者总体评价表(PGA)进行比较,采用10分制,评分越高表明其治疗效果越好。关节肿痛指数自拟评分标准,包括关节休息痛、压痛及肿胀3个方面,根据症状无、轻、中、重的程度分别记为0、1、2、3分,最后相加得出关节肿痛指数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重。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相关内容拟定评分标准,包括皮肤紫黯、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及局部硬结4个方面,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评分越高说明症状越明显。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疗效标准:治愈: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消失;显效: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明显好转;有效: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减轻,但仍有症状和体征;无效:关节疼痛、红肿、活动受限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图片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图片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2.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PGA评分及关节肿痛指数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PGA评分及关节肿痛指数评分变化比较 分,图片

图片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2可见,2组治疗后疼痛VAS、PGA评分及关节肿痛指数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及关节肿痛指数评分降低,PGA评分升高。治疗组治疗后PGA评分及关节肿痛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PGA评分及关节肿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但2组疼痛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治疗前后皮肤紫黯、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及局部硬结评分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皮肤紫黯、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及局部硬结评分变化比较 分,图片

图片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由表3可见,2组治疗后皮肤紫黯、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及局部硬结评分及总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皮肤紫黯、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及局部硬结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及总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2.4 不良反应情况 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过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情况。

3 讨 论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代谢性疾病范畴,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可并发肾脏病变,严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损害,常伴发高脂血症、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一般是发生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次发作之后,若没有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就会由急性转为慢性。一般而言,痛风性关节炎的慢性期与急性期的治疗方案不完全一样,慢性期患者病情趋于平稳,血尿酸水平稳定,疼痛较缓,但由于患病关节处尿酸盐的沉积,形成痛风石,可表现为患病关节的肿痛不适。(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临床上对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以消除局部炎性反应、缓解疼痛为主,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合理饮食、饮水,适量的运动锻炼,控制血尿酸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可有效避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发生,稳定病情。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可有效缓解肌肉、软组织及关节的轻、中度疼痛,抑制炎性反应,疗效确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VAS、关节肿痛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G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皮肤紫黯、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及局部硬结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祛痹外洗方治疗瘀热阻滞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改善关节肿痛情况,改善中医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借鉴参考。

提示:转载请注明来源 “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