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年第36篇:读文随笔∣学习任务群与群文阅读考查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1-03-30

学习任务群与群文阅读考查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高中语文教与学》2021年第1期全文转载了重庆市第七中学王刚老师发表在《语文学习》2020年第7期上的论文《链接·比较·整合——“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考评》。这篇文章在我阅读《语文学习》期刊时读到过,但当时印象不是很深刻,也没有写一篇随笔来谈心得。今天重读此文,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群文阅读考查的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是新的教学方式,但与过去的专题阅读、主题阅读有较多相似之处。以群文阅读的形式命制中考语文试题,目前已不罕见。我的第一个疑惑就是:究竟什么样的形式才是群文阅读的考查?例如命题者考了一组课内文言文阅读的题目,然后又出了一篇与这篇文章相似的一组题,设计的问题需要对这两篇进行对比之后才能作答,这种形式算不算群文阅读考查?它与课内外对比考查究竟有什么异同?王刚老师的这篇文章中既用了高中语文课标中的“学习任务群”的概念,也用了“群文阅读”的概念,举的例子就是2019年全国卷《理水》第8题,即“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鲁迅说的这句话出自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文中“中国的脊梁”的理解,来谈《理水》中是如何塑造大禹这个“中国的脊梁”的人物形象的。类似于这种类型的文本,是不是群文阅读的考查呢?群文阅读的“群”有没有篇目的限制呢?准确的篇目肯定没有,问题是两篇文本的对比阅读是不是群文阅读?

第二个疑惑是:当我们发现了试卷中存在群文阅读形式的考查时,接下来该做什么?我目前的思考是对群文的形式进行划分,仔细分析试卷中两篇或三篇文章之间是什么关系,命题者命制的题目又体现了文章之间的何种关系。当我思考到此的时候,思维一下子卡壳了,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分析。王刚老师的这篇文章为我打开了一些思路。他从三个角度对这种类型的命题进行了分析:一是“链接”的命题形式,由封闭到开放,引导创新。单篇文本的考查仍然是主流,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病,例如容易形成思维定式,模式化、套路化日趋明显,考生可以根据固定的答题模式、答题用语实现精准应考。我认为这也是未来高考试题命题的趋势,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中非连文本的考查,文学类文本中“链接材料”的出现,就是证明。因此从形式上看,古诗文群文命题、“1+X”课内外结合等命题,将会越来越多。这种命题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单文本的封闭格局,营造了更加复杂、开放的任务情境,此时考生唯有不断调整认知策略才能突破难点、解决问题,试题也因此实现了对真实阅读能力的考查。”二是方法上的“比较”,由孤立到召唤,读出纵深。作者认为:“群文阅读的本体性方法是比较,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文因素加以比照、分析、归纳,辨别异同,区分高下,以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评价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比较的角度分析群文阅读命题,的确是比较好的突破口。三是目标上的“整合”,由篇性到类性,重构秩序。这一点理解起来还有难度。在作者看来,群文阅读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文本中或文本间零碎信息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达成深度阅读、文本整合的重要手段,是特定目标与要求下的文本秩序重构。“文本秩序重构”这个概念比较新颖,也能够揭示群文阅读考查的方向。从信息整合与系统化的角度进行群文阅读考查分析,也是一条有效的路径。2019年《理水》文本的第9题:“《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就是典型的从“一篇”到“一类”的跨越。王刚老师提出的这三条路径,实质上就是对群文阅读的命题原理进行阐释,很多观点值得好好消化积累,甚至为我所用。

第三个疑惑是:当我们对试题的命题原理进行分析之后,接下来又该做什么呢?命题原理作为一种理论,如何转化为教师的备考能力与教学能力呢?或者说教师究竟要在平时的备考与教学中做些什么,才能够积极应对中考、高考中出现的群文阅读的命题类型呢?如果一篇文章仅仅展示了命题形式和内在的原理,一线老师可能会觉得分析透彻,但对自己的用处在哪里?这也是我写试题分析的习惯,就是要真正实现命题“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功能。那群文阅读类型的命题,对教师都有哪些要求呢?高中的“学习任务群”已经写进了课标,命题方面自不待言;初中语文虽然没有出现“学习任务群”的称呼,但统编教材课后“积累拓展”题目中,有很多“1+X”群文阅读教学暗示。目前,也有非常多的老师开发出了一系列“1+X”的教学案例,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这是从教学资源选择上说的。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比较分析、评价运用等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篇文章的概括与理解。按照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教师可能要更加重视分析、运用、创造等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未来的中考命题趋势。王刚老师在论文最后提到:“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由封闭的单文本进入开放的互文空间,于纵横交错的文本网络中完成对文本意义的探寻,并在多元化的任务情境中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与迁移整合,以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作者提出的教学导向概括性强,但信息含量丰富。我们也可以用丰富的案例来阐释这些高度概括化的结论。

总之,试题分析或命题研究,不仅要去研究试题的表现形式,还要去研究形式下的原理性的内容,例如测评原理、认知原理、教学原理等,更要站在实践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教学与备考建议,最终实现逻辑的自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