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忽略的“缝合”技巧

 柳叶隐士 2021-03-30

导读


间断或连续缝合

一般而言,连续缝合比间断缝合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缝合方式。

间断缝合的优点有缝合针数少(但作结费时);缝合口张力不均时,间断缝合较可靠。

一般认为间断缝合不易造成吻合口狭窄,但事实上如果缝合方法掌握正确,连续缝合更不易造成狭窄

连续缝合时,应缝得密一点,针数多一点,如此最后拉线时将会是垂直纵向的拉线,而不会造成横向拉线 ;如果缝得很稀,那么最后拉线就是横向拉线,必然会造成吻合口狭窄。纵向拉线时,吻合口的边缘缺血也不会太严重,同时对合又非常严密,所以连续缝合反而不容易造成吻合口的狭窄和吻合口的缺血

➤ 连续缝合的抽线

  • 编织线每针要抽到合适松紧

  • 单丝线必要时,可在缝合数针后再抽紧

  • 待缝合的组织条件不好时不要抽紧

连续缝合时,抽线应一松一紧。不光是手的一松一紧,实际上还要把上下缘(例如上缘是胆管、下缘是肠管)也一松一紧地拉一拉,多做几个重复动作,线就会排列得很好很均匀。

需要强调的是,在缝合的过程中,遇到拐角(血管分支)或是组织薄弱时,最好不要停下来做抽拉的最后一针,而是要缝过这个地方,选择一个组织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再做两边抽拉把线拉紧。

图片

➤ 连续缝合的会师点

  • 多选在前壁两侧,避免在侧方会师

连续缝合的会师点一定要在前壁。根据习惯,可选择左前方或右前方,而不能在正侧面。如果在正侧面,会师后缝合的最后几针会很被动,因为会师以后,血管壁或者胆管壁就不能再被牵拉,由于视角的关系,真正的边距和实际边距会有差异(会师前,可以把胆管壁往外侧拉,从而清楚地看到准确的边距)。

图片

图片
锁边缝合的选择
图片
  • 优点:不易出血,缝合间距可大些。

  • 缺点:抽拉过紧,吻合口缺血,愈合差。

随着能量器械得普及,目前锁边缝合的应用较少,但在特殊情况下(如炎症水肿严重),吻合条件比较差时也可以用锁边缝合。需要注意的是,胆管和血管缝合绝对不能用锁边,只能用于胃肠

图片
边距与间距
图片

许多医生都根据经验选择边距与间距,这里细化要求如下:

  • 组织厚度,双正相关。

  • 组织水肿度,边距正相关。

  • 间断缝合,边距应大些、间距要小。

  • 连续缝合,边距可小些、间距要小。

此外,还应根据组织的情况而定。如果组织比较薄弱比较脆弱(如血管或者胆管),那么边距应稍微要大一些;如果组织韧性好,边距可适当小些;当需减少组织张力时,可缩小边距。

图片
较厚管道的侧面进针要点
图片

遇到管道组织水肿或者长期慢性梗阻的患者时,进针一定要记住,管道外侧的间距要大于黏膜内进出针的间距(如果外边进针是3mm,里面的出针间距就是1mm),这样才能做到一个精准均匀的缝合。

图片

图片
血管外翻缝合进针方向
图片

血管缝合时,两端大小可能不一样或者局部条件不好,此时进针的角度有三种选择:纵行、横行、斜行。

  • 纵行缝合就是把内进内出,把组织全部翻过来;

  • 斜行调整,大的这一侧用斜行把它缩短一点;

  • 管腔口径严重不匹配时,横缝可以迅速减少一侧管腔口径,方便地调节两侧口径的一致性。 

图片

图片
END
图片

责任编辑 | Zel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