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公办初中平行班的困境与未来

 人生拼图 2021-03-30

名校的升学数据,牛娃的成长经历,总是如此吸引眼球,总是被广泛转载,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名校过度热炒,以致于我们会忽略,公办学校才是支撑义务教育的主力,大部分学生将在公办学校度过初中三年,进而完成可能是人生第一个分水岭的选择。

公办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又都处于平行班之列,但就是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可能是没有利益点,也可能是没有流量价值,似乎很少人去关注他们的状况,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发展。

这篇文章,我想我谈谈公办学校的平行班。


01:公办初中平行班可能意味着高中率不足三成

02:老师困境,学生困境,家长困境

03:站在整体看:公办初中平行班的发展

04:孩子要突围而出需要怎样做

01

首先想让大家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广州的高中升学率有多少?

这个问题,比较多比较多文章的表述是60%左右。下图来源某自媒体,比较详细列出了2015年-2019年间广州普高录取率。

深度|公办初中平行班的困境与未来

注意,这里的“实际录取率”应该是用“普高实际录取人数”除以“志愿填报人数”。另外还有一些说法,使用的分母是“中考报名人数”。由于后者较大,所以算出来的百分比会再少一点,大约是58%~59%。

但我一直以为,要算高中率,应该用“应届初三毕业生人数”更为合理。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异?以2020年为例,广州中考应届生毕业生115597人,普通高中招生5.5万人,一算录取率,47.58%!

这不参加中考的两万五千人,从放弃报名的那一刻起,就被人遗忘了,学校成绩单没有他们,学校喜报没有他们,任何数据算平均分没有他们,升学率的统计里面没有他们,他们压根不会被考虑到所有数据里面,连做分母的资格都没有!

专栏
2021广州中考宝典
作者:区老师不是qu老师
¥38
63人已购
查看

消失的两万五千人去了哪里?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提前放弃了中考!当中的大部分“被自愿”选择中职,小部分回了老家,还有一小撮选择了出国。

“被自愿”选择中职的学生,大部分就出自公办初中平行班!

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以广州为例,粗略地讲,可以按照“一线民校-二线民校-一线公校-普通公校-普通民校”分类。用高中升学率作为指标,依次大约是95%-85%-60%-40%-20%。

坊间还有很多精细的分类,这里无意为学校排定座次,只想讨论公办学校的平行班,所以不着墨过多。并且我用了非常中性的词语——“普通”,而你们看到的更多相关表述,会把他们叫做“菜校”,“村校”、“垃圾学校”,甚至有很多大家根本没有听说过的学校。

公办学校为了把好学生集中培养,以各种名目划分重点班是惯常做法,这又让一线公校的60%和普通公校的40%能够读高中的学生里的相当一部分集中到了某一两个班级里面。

一二线民办拿走了尖子和中上水平学生,公办重点班拿走了流入公办初中的相对优秀学生。

剩下的,就构成了本文的主角,公办初中平行班,以及普通民办学校,后者是更凄凉的存在,也可以放到本文一起讨论。

寒碜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广州市荔湾区西村某中学,去年我的一个学生所在的班级,全班40多人,最后只有14人报名中考,并只有3个人录取了老三区高中。

这么说吧,本节的标题,是有艺术手法的表述。就像有人问你月薪,你说不足三万一个道理。

02

成绩不佳,老师无疑首先会成为被质疑的对象。但老师有没有责任?相信理性的表述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如我在第一部分的叙述,公办学校的平行班,从初一第一天组班开始,就注定了前路艰难。老师不但没法选择学生,甚至没法选择教学进度!说一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为过。

很多人能够想象,老师面对整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很为难。但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更让老师为难的,是怎么把临界点的学生拉上去,怎么帮助班级前列的学生更进一步。

老师要顾全大局,上课照顾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不能讲太难;

老师要时刻留意学生状态,鞭策那些还有希望的学生,又不能明显地“歧视”挽救希望不大的学生;

除了学生,负责任的老师还要和处理家长问题——大概只有老师才能体会到,本应和老师作为同一条船上的队友的家长,有时候却成了教育孩子路上的绊脚石。

一个“差班”老师要做出成绩,需要的功夫远不止于学科教学。

至于学生,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独善其身。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和他们谈诗和远方,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太遥远,如何比得过眼下的舒服。更何况,周围的同学都这样,凭什么别人在玩,我要学习,遥不可及的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比得过眼下的帅哥男朋友?比得过最强王者的殊荣?

那些基础相对比较好的,不费吹灰之力就在班里名列前茅,作文跑个题,填错个答题卡,甚至少考一两科,总成绩也能排进班级前十,单科考个40分又如何,班级平均分才39分……

如果你的孩子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也有超人的意志力能够克服上面这些问题,那么充其量他也就只能做到中上,离顶尖还有着难以抹平的差距。

受困于整体水平,公办学校平行班和一二线民办与公办重点班的学生相比,在学习侧重点上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尽管所学的知识内容基本一致,但深度、广度和强度差异巨大。

同样的课时下,前者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基础知识反复讲、反复做,而后者却有非常多的时间用于中等题,难题和拓展。如此日复一日,二者将产生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是课外辅导也难以解决的问题。

最后是家长,我们只讨论那些一直都会关注孩子学习,有期盼,有要求的家长,一早放弃的不在讨论之列。

家长的最大困境是和孩子难以沟通。

看着孩子一步步迈向深渊,他们不能什么也不做,但对叛逆期的孩子,做得太用力,往往适得其反。所以你会看到,家长和孩子存在芥蒂或者沟通障碍的情况,多发于公办学校平行班和普通民办学校群体,而后者多数是因为家长一直不管,前者是不知道怎么管。

除此之外,受限于上级规定,在公办学校就读,很难对孩子在全市同龄人里的真实情况准确定位,这造中考的成决策困难。这方面,民办初中相对大胆很多。

老师,学生,家长,各有各的困境。

目前的处境下,要从公办初中平行班考上顶级高中,非常非常难。

03

讲了问题,原本应该接着讲建议。之所以决定先讲发展,那是因为公办学校毫无疑问将越来越好,上面提到的种种问题,将逐渐改观。

这样的定调,有看过我一些关于教育讨论的文章的老粉丝应该不意外。

所有问题的根源只有一个,民办初中及其相关利益群体“违规吸血”严重,打着因材施教的名义,吸走了原本原本属于公办学校的好苗子。

优秀学生被集中到一起培养,可能会让这个群体整体会变得更优秀,更容易产生尖子。

但是,那些被放弃的学生呢?

他们可能只是没有提前学奥数;可能只是家长忙于工作不知道密考的途径——毕竟像谍战一般的小升初地道战,有时候连我都可能看不懂,别说家长;也可能是家长根本付不起一年可能高达六位数的民校费用;还可能是孩子某次分班测里面粗心算错了一个数。

凭什么,这些孩子就要和所谓的“优秀学生”区别对待?

所谓的公办教育,平均教育埋没天才,更是无稽之谈。天才是参加了密考所以成了天才的?真正的天才走的压根不是中考高考。

至于说公办学校老师差的,老铁,你是不是对北上广深公办编制老师的学历和能力有什么误解?

反之,公办教育水平提高,能让公办学校平行班整体氛围更好,能挽救更多的学生,而这才是义务教育之道。

而现在,在民办100%摇号,中考名额分配即将取消最低分数线限制等招数下,公办学校的触底反弹是必然的,只是弹的力度和弹的时间成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