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中医随笔 第70篇 文章字数:650字 阅读时间:2.5分钟 桂枝汤是伤寒第一方,之前文章多有涉及,现在说伤寒到了讲桂枝汤了,重头好好讲。 仲景生活在汉朝,《本草纲目》他看不到吧,现在的药典他也看不到吧,所以我们看伤寒论中的中药不能用现在的药典对中药的解释来理解,只能作为参考,作为第二手资料,要理解要那么就得用《神农本草经》上的中药来理解, 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 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芍药) 生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 (大枣) 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甘草) 《神农本草经》与仲景是同时代的,所以仲景读过这本说也说不定,就算没读过,这本书记录的是但是对药物的理解,所以借助这本书对药物的理解才能更接近桂枝汤的成方思想,《神农本草经》并没有归经的说法,所以可以凭药物的功效来理解,不必拘束于教科书上的理解。 桂枝在本经上第一个作用并不是温通经脉,不像教科书上的安排,而是“主上气咳逆”,就是说是降逆的作用,这样后面就容易理解“其气上冲”也是用桂枝汤。 此外,本经芍药没有赤白之分,所以现代用白芍不一定理解对。 作者介绍:远怀中医,温煮经典,崇尚岐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