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托之路】何以解忧?唯有细研政策,把握文件精神!

 新用户0145NhQQ 2021-03-30

导读

上一期的【信托之路】我们讲到要加强信托业务的合规操作和项目管理,尤其注重与交易主体之间的往来信函、电子邮件等证据的保存,这些都是防控信托风险的重要事项

本期的【信托之路】将是“信托之路与合规之城”系列的最后一期,我们主要讨论两个主题:合规审查之三层级、“风控体系与合规之城

合规审查之三层级

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定义,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已经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进行业务合规审查时,须依从下面三个审查标准和角度,

一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

二是,是否符合监管政策;

三是,是否按信托内控规则操作。

法律法规、监管政策、信托内控规则是合规审查的三个不同层级,也是审查的最基本内容和最重要法则,可统称为合规准则。

《论语》云: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意思是说,合乎道义才是适合的。

对信托业务来说,法律就是道,就是义,因此,遵守法律乃第一要义,可避免原罪。

法律的遵守,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信托目的合法(如不能专以诉讼或者讨债为目的设立信托);

信托财产合法(如委托人不得以非法财产或者信托法规定不得设立信托的财产设立信托);

信托受益人或受益人范围确定(如不能确定的信托无效);

信托交易主体合法(如签署合同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等);

信托设立形式合法(如设立信托应采取书面形式,且我国不承认宣言信托)等。

没有合法性的项目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义,所以,以法律、法规为准绳进行审查是其他后续审查的前提,是消除项目法律风险的屏障,无论何种类型项目都不应有偏颇,因这牵涉合法与非法大事。

合乎道义之后,就需思虑如丝般缠绕的监管路径。监管政策是庞杂且要命的,无视监管政策的信托行为会引起各种患得患失,而“何以解忧”?唯有细研政策,把握文件精神

简单说来,监管政策的遵循,不可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资金来源是否违规(如是否涉嫌洗钱、是银行理财资金或自有资金);

资金用途是否违规(资金运用是否符合有效监管政策投放被限制或禁止行业,如房地产、股票二级市场、非上市公司股权等);

信托业务模式是否存在不符合监管要求(如是否履行尽职调查、自主管理等);

投融资的项目是否具备审批文件(房地产是否具备四证、自有资金占比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具有项目立项、环评等批复文件);

抵(质)押物能否全覆盖本息,贷款测算是否合理及还款能力和方式是否可行,股权投资是否委派董事或派出财务人员以履行受托职责等。

严守政策底线是执行合规准则的第二步,是避免违规风险的防火墙,虽说审查要点依项目类型可存在不同,但审查主线应一以贯之,因这事关合规与违规问题。

任何行业、无论何时,突破监管政策的念头,犹如江河之水绵绵不绝,更似《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般不可磨灭。在努力克制住危险念头之后,剩下的就是信托内控规则的执行了。

内控规则的有效执行,离不开以下规则的建立:

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对信托业务能否切实履职,合规、风险、法律、审计、财务、办公室等职能部门能否有效行使权力审查和职责履行,信托业务与固有业务是否有效隔离,业务操作是否符合公司制度、流程规则,IT操作系统是否与风控要求相匹配并设立防火墙,合规风险预警制度能否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项目监督检查制度能否常态化执行,合规风险化解处置规则和流程能否满足业务实际需求,问责机制是否有效建立与执行,合规培训是否具备年度计划和常态化,是否建立规章制度修订规则以使之与业务相协调等。

信托内控规则的有效建立和高效执行是公司法人治理完善的表现,有助于合规执行与风险防控。

坚守内控规则是执行合规准则的最后一步,也是最容易被轻视的节点。

因此,在适用该层级审查时,应防止出现程序的随意性和职权的任意性,这是合规的难点,也是重点。但进行此环节审查时,也应注重特有业务对效率性、灵活性和急迫性需求,适当调整审查流程和风险处置方式,但前提是要获得公司相应授权,因这涉及履职权限的有与无。

三级不同的审查是互为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不是各自为政的。

信托内控规则的遵守是前两个层级得到执行的基础,前两个层级把控的再完美也不敌这一层级的随手一抬因为法律、政策层级属外部关系,第三层级属于内部关系,而内部是最易被架空或凌驾的。

所以,每一名员工,尤其管理层应带头遵守并执行合规规则,不能将三级审查规则人为割裂,也不应随意减少审查层级,否则,会使审查乱了分寸、业务乱了阵脚,产生风险点。如此,才能建立以法律法规、监管政策、信托内控规则为体的多层次、多维度风险防控体系。

风控体系与合规之城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大意是说,做事,仅靠自身聪明和技巧是难保不触犯规矩条线的。

所以,在刚性兑付未被打破之前,合规规则未能得到有效执行之时,以各种奇思妙想来逃避法律、政策开展信托业务的方式,会让信托项目存在触碰火线的风险。

风险,对信托产品来说,是一项会出现在任何环节的易导致不希望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风险的类型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管理处分风险,而如何防范、化解和处理这些形形色色的不确定性,就需要对风险建立识别、估测、评价、控制和管理的规则。最终,以确定性的合规规则去识别、评价、控制这些存有不确定性的风险。

2006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规定,合规是指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一致性就要求审查行为的执行尺度和力度相吻合,一致性就要求业务行为应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符合,突破则意味行为存有不合规的可能性。

合规作为名词,是规则,作为动词,是遵守。

信托业务来说,合规既是规则又是遵守,在执行合规规则、判断风险时,必须将合规要求置放于人、事件、行为同时为一体时,合规才有意义,才有生命力。

是指信托公司全体员工,无论普通员工还是公司高管人员都应遵守合规规则、执行合规规则。

事件,是指信托公司立项的项目,无论项目来源或受托人信托报酬的多寡,项目都应该符合法律、政策及公司内控规则要求。

行为,是指项目经理、审查人员在共同推动项目中,所履行的各种职责与手续须符合法规、政策、制度流程等要求。

这三位一体的合规要素与前述的三层级合规准则共同组成了合规体系,合规体系又与信托业务相关联的域外业务和审查体系,共同构成了信托风险防控体系。

日趋壮大的信托已如一座初具规模、朝气蓬勃的新城,阡陌纵横的大街小巷代表着万千业务渠道,行驶或驻足的车辆象征着不同类型的业务,路口设置的红绿灯、交通标识是业务应遵守的规则,路上稠密度不一的行人是承担合规之责的全体员工,交通管理人员是专司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这就是忙碌、有序的合规之城

合规之城是一座以信托业务为主线、合规和风控为辅线而相互交错纵横网格化的综合体,在这“牵一发动全身”的综合体中,代表业务的车辆应按交通规则行驶,不得闯红灯或逆向行驶,须在符合交通规则的标识指示下行进;

行人需按交通信号行走斑马线,即使交通管理员也不得随意违规;

车辆、行人和交通管理员除应共同做好风雨预警外,还应在出现天有不测风云时,同舟共济处置风险。

如前所述,突破规则的念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不分男女。

规则的制定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则推出前的充分、细致调研,判断规则是否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确认规则是否具有执行的可行性及风险可控性。

规则的执行者在适用规则时,不应忽视逃避规则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不应无视违规行为的存在,但也不应不加以区分行为的善恶,一律加以禁止或打击。

因此,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应符合社会需求,监管政策的调整应合乎国家调控方向,信托内控规则需顺应公司自身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地配置有限资源、制定交通规则、设定交通标识、规范车辆和行人的行为,在减少违规、违法行为的基础上,确保信托行业健康发展,金融安全运行。这就要求每个人、各机构都必须能切实贯彻执行合规准则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明确指出,合规不是哪一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审查部门的事,而是全体员工、部门、内设机构的共同责任。

因此让散布合规之城的行人(信托前中后台的工作人员)、塞满道路的车辆(形形色色的信托项目),自觉管控好自己的行为,遵守多如牛毛的一个个路口(交通规则审查节点)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通畅、不发生交通事故的有力保证,否则极易形成交通堵塞或引发交通事故,但交通规则也应随着路况的变化而合乎时宜地加以调整。如此这座合规之城才能成为永葆青春、充满活力的综合体,而不是事故频发、暮色沉沉。

信托业务自项目立项、尽职调查,到合同签署、推介发行、信托财产管理、信息披露,直至收益清算、分配等各环节,都离不开合规规则的适用。为此,信托公司应持有构建合规之城的远大理想和阶段目标,并不断剔除或增设合规要素、修改或调整合规层级,以持续优化合规体系,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继而使合规之城的众生工作能勤勉尽责,行为健健康康,最终创建出一个绿色环保的信托生态环境。

结语

老子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故,生于日常之道的信托,为法律、政策之德所养育,才能渐呈业务万千姿态,优化的生态必将成就信托之势,其势可期,其势不可挡。

依信托起源来说,创自人之需求的信托,是专为财富传承而设的。破产隔离机制是信托源远流长的命理,也是信托优势之所在,但优势是需法律、政策来呵护的,是需受托人勤勉尽责才能彰显的。因此,信托未来之路,就在合规之城生态之中

作者:何玉鸣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得关注和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