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绊字

 黄毅弘 2021-03-30

形声字。纟表意,表示捆绑马的绳子;半表声,半有分别义,表示分别捆绑马的前后足。本义是捆马足的绳子。引申指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

"绊"字始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文字中(图1)。左边的"糸"字像绳索一般,而右边的"半"字其古字形是"从牛,从八"。"绊"是形声字。《说文·糸部》中说"绊,马絷也。从糸半声。""绊"是由"纟"和"半"组成。"纟"表义,指绳索。"半"读作bàn,表声。作声旁。"绊"的本义为御马的绳索。又指用绳子把足系住。如"绊脚"。进而引申泛指牵制、约束、束缚。如杜甫《曲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又引申指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用于抽象意义,引申比喻阴谋、圈套。



下意识

年底了,老板跟另一个公司谈续约问题,约对方老板吃饭,让我跟着去。

酒足饭饱后,对方老板起身,想抢着去收银台买单。 

老板看他正要从我身边经过,立即示意我拦着他。

  我平时喜欢踢足球,出于下意识,赶紧伸脚,绊倒了对方老板…… 


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解牛。絆,诅楚文(糸,系、绑)(半,解牛)。篆文承续诅楚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牛壮力大,古人在杀牛之前用绳索绑住牛的四蹄,分四个方向将牛拉倒使之不能动弹。隶化后楷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绊”,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糹”简化成“纟”。古人称马腿被绑缚为“羁”,称牛脚被捆绑为“绊”。

附一 文言版《説文解字》:絆,馬縶也。从糸,半聲。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绊,御马的绳索。字形采用“糸”作边旁,采用“半”作声旁。

“绊”的字义引申我评引申线索:      网友总评: 0分

“绊”的词汇分类我评词汇分类:      网友总评: 0分

①本义,动词:用绳索拉住牛的四蹄以便宰杀。  本义消失

绊,马絷也。字亦作跘。——《说文》

靽,半也,拘使半行不得自纵也。——《释名 · 释车》

②动词:用绳索束缚,牵制,阻碍。  绊跤 绊子    绊脚石    绊手绊脚  /  羁绊

不羁不绊。——西汉 · 扬雄《交州牧箴》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唐 · 杜甫《曲江二首》

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