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年起,饲料端将逐渐禁抗,对行业影响有多大?看看专家怎么说

 吃动养生助健康 2021-03-30

食品安全是我们生活和生命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因此,完全可以说“食品安全大过天”,来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组成,确保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一个人本该有的义务和责任。

之前,养猪采用的是粗粮放养,猪只生长缓慢,满足不了人口日益增长的猪肉需要,饲料生产厂家就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促长剂,想法设法来提高日增重,让猪能长的快些,这样就能证明自家生产的饲料好,多卖些饲料,可他们没有考虑到猪肉的品质和安全,一些可以用或不能用的方法,都加以采用,这会严重影响猪肉制品安全的。

特别是在饲料生产中抗生素的使用,一些抗生素的盲目、过度使用,会使猪肉抗生素药物残留较多,甚至超标,轻则影响猪只健康,重则影响人们所吃猪肉的健康安全,就此,国家出台一系列的举措,加强饲料生产端无抗管理,保障猪肉制品安全。

根据农业农村部第194号公告的要求,2020年1月1日起将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

作为饲料生产企业,须自2020年7月1日起,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此前已生产的商品饲料,可继续流通、销售和使用至2020年12月31日。

随着日期临近,行业正在为禁抗、替抗做出调整和改变,业内专家认为,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2020年的中国畜牧饲料行业也必将随着第194号公告的横空出世,迎来科技创新、百花争艳、转型升级的新时代。

通过饲料禁抗来看,明年只是饲料禁抗的一个缓冲期,在这一年的时间内,生产企业要逐渐改变以往的方式,到明年底过渡到无抗饲料即可。饲料全面禁抗,不只是像嘴说说那么简单,会对整个养殖行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说的在理不。

一、影响部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自2020年起,不再允许饲料中添加“药物饲料添加剂”,意味着生产企业的这部分业务将逐渐减少,到7月1日停止生产,到12月31日禁止售卖,使一部分企业不得不停止生产或转向经营,同时相关部门抽检会越发严格,禁抗红线不可触碰。

二、影响饲料产品的组方设计

过去,很多配方师热衷于研究促生长添加剂,抗腹泻的药物和配伍等等,以来显示自己的饲料独具特色,而从明年开始,大家的产品设计思路又要有不少改变了,不能添加在饲料里的抗生素要果断放弃了,饲料产品需重新组方设计,想达到相应效果的同时,还需满足合法合规的要求。

三、执业兽医制度将会加快推进

在饲料中禁抗相对容易,但在养殖端限抗、禁抗则不那么容易,治标的同时,治本也要推进。所以,农业农村部每年在100家养殖场中试点减抗,如果仅仅在饲料中禁抗,而在养殖端不加控制,实际上等于依然开了一个口子,所以,加快推进执业兽医制度迫在眉睫,也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住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真正实现减抗到无抗养殖。

四、无抗肉品将成为营销新卖点

1、国家在推动经济动能转换和供给侧改革;

2、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升级;

3、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限制;

4、企业想通过产品升级更多获利。

这4个因素在这样一个时刻汇集,必将聚焦于“无抗肉”、“生态肉”等概念。当下,中国养殖业产能增长迅速,供过于求的现状影响饲料业、养殖业获利,很多有实力的企业盯上了品牌肉领域,希望通过销售差异化肉品获得溢价机会,所以,“无抗肉品”必将成为下一个营销新卖点。

五、替抗产品迎来新机遇

饲料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应该更用心地把控好原料关及加工工艺,这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相比挑战,禁抗带来的机遇更多一点,转型快的企业获得的红利更大。

这一巨大市场腾挪出的空间,将由“肽、中药、益生菌、酶制剂”等替代,改善肠道健康,通过营养组合来实现养殖健康,未来那些重视科技研发、敢于突破创新的企业将会脱颖而出。

因此,在现阶段,我们一方面应该在“减抗——替抗”相关技术上进行探索和储备,为全面“饲料禁抗”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则应依法依规合理科学地使用抗生素,严厉打击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从而减少由于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危害,从而实现减抗到无抗,真正实现猪肉制品的健康安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