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新我《沁园春·长沙》:奇崛恣肆的激扬文字

 llljjgg 2021-03-30

赏美术经典,学百年党史——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赏析(3)

费新我《沁园春·长沙》:奇崛恣肆的激扬文字

费新我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轴

纸本 草书 131.5cm x 33 cm1968年江苏省美术馆藏

释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伥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侶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赏析:

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作于1 925年,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是他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1925年2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8月从韶山到长沙,9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幽美清旷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词,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通过游览岳麓山和橘子洲时的感触和对学生时代的回忆,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和追求革命、追求真理的志向抱负,抒发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强信心以及对中国人民光明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

费新我(1903-1992),原字省吾,字立千、号立斋,后改名新我,浙江湖州南浔双林镇人。他书画兼善,因右手病腕后改以左腕运笔,其隶书古拙朴茂,楷书敦厚,行草独出机杼,饶有画意,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以其独特的左笔书法为当代江苏书法树立了别样风采。此作草书《沁园春·长沙》用笔古拙,势反而意足,在左右拉锯式的行笔中构造出字形古奥之美、大小自然连缀,时出章草笔,整体章法奇崛恣肆,浑然天成。长线飘摇的抒情与短促笔画的顿若山安相映成趣,极为妥帖地诠释了该词激扬文字、挥斥方遒、浪遏飞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文/赵彦国

校对 徐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