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江文学】诗人鲁文:走进孔子

 三江文学 2021-03-30

【三江文学】

【原创作品】总第一百九十三期

主编:狂哥

投稿邮箱:top_001@163.com

投稿微信:185 5026  0199

投稿QQ:3036913545@qq.com

走进孔子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

      孔府孔庙也不知道来过多少次了,很惭愧,每次来都是以观景为目的,对儒家思想从没有深刻的了解过。孔子身为我国乃至世界永垂不朽的一代圣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前有七百余名弟子,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了整个世界。这一阵子从内心,就想来孔府孔庙拜谒一下孔老夫子,怀揣一颗崇敬之心,再次感受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

         首先来到厚厚的城墙前,抬头仰望城墙上方,乾隆皇帝刚柔相济的书法,“万仞宫墙”四个大字,原来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我专门细细阅读《孔子的故事》和《论语》等书籍之后,终于知道“万仞宫墙”这四个字,是形容孔子的知识渊博,就像这宫墙一样有万丈高。

         走到“万仞宫墙”前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三门四柱石坊,为“金声玉振”坊,寓意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颂扬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随后就进入孔庙了,首先看到是弘道门,往前走,便是大中门,大中门是赞扬孔子的思想不偏不歪,不上不下,正中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中庸之道”。我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想象,环顾孔庙,古老的琉璃瓦房子,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气势磅礴。让我感到最为古韵十足的是那千余株古树,与宏伟的建筑群相互辉映,历经千年的沧桑,这些古树似乎有了灵性,依然生气勃勃的生长着,见证了历史的世事变迁,历经了沧海桑田,同时也象征着儒家文化千古长青。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不烧香拜佛的庙宇。孔庙有九近院落,前三座院落都是门牌坊之类的建筑,第四座院落是一座三重檐的阁楼:“奎文阁”,阁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由此可见,历代封建王朝对儒家思想的尤为器重。

     据说孔庙原来是孔子的故居,孔子去世第二年,故居被改作庙宇,孔庙中今天保存的,孔子当年用过的水井和亲手栽植的桧柏树就是历史的见证。

       让我感觉最神圣,最值得朝拜的地方就是杏坛。杏坛位于大成殿前,它是古代孔子讲学之地,相传在金代以前就是露天的一块平整大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金代时,人们于杏坛上建起的亭子。云亭重檐,黄朱大柱,亭下有党怀英篆刻的“杏坛”二字,坐在“杏坛”的栏杆上。仿佛穿越到两千多年前,听到孔子七百余弟子,朗朗的读书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那股神圣的气息,萦绕在孔庙的上空。

      由于所有的亭台楼阁在整修当中,几乎用厚厚的绿色纱布包裹起来,看不到里面的模样。只有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没有整修,这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到目前为止,是曲阜古城里最高建筑,如果你来曲阜,稍有留意,不难发现,整个城墙里面没有高楼大厦,也意味着任何建筑高度都不能超越大成殿的高度。其实大成殿最引人注目的是十根石柱,每根柱上雕刻两条巨龙,飞腾于云彩之中,都是以整块巨石雕刻而成,玲珑剔透,据说跟故宫博物院太和殿的一模一样,因此,每次祭孔时,都用红绫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其实,皇帝也是心知肚明,装作若无其事,这足以说明儒家文化在帝王心中的份量。

     从大成殿的左侧开始出孔庙,前面有一棵“龙树”,好多游客在此处照相留影。传说是乾隆皇帝曾经倚靠过此树。远处望去,树上好像攀着一条龙,这棵古树也沾了皇帝的光,在孔庙里面格外珍贵,也反映出孔子儒家思想的等级观念严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二)

     参观完庄严肃穆的孔庙,到了中午时刻,吃了一个曲阜特色的菜煎饼之后,来到了孔子时代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孔府,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北京故宫的最大府邸,号称“天下第一人家”。是明清两代建筑,典型的中国贵族门户之家,标准的深宅大院。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走进孔府,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整个建筑设施,古朴典雅,气势恢宏,门窗华贵。特别是后院内宅,孔子的子孙后代居住的地方,有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三个封闭式庭院。前上房为七间七檀悬山式建筑,并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是衍圣公生活起居的主要院落。这是一座封建礼教严重的深宅大院。

     也许是中午午睡时刻,游客不多,我坐在东厢房的长椅上,端详这眼前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房子,不敢想象孔府里面的女人们,是怎样的过着一种足不出户的日子?孔子儒家思想最让我感到糟粕的就是:歧视女性。

       孔子轻贱女性,视女子为小人,导致的恶果是数千年的重男轻女,造孽无数。他在论语中这样说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可以说是贻害万年,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品,并限制女人们的人身自由和展现才能的机会。

       从乾隆皇帝多次来孔府,同时映射出一个问题,即使皇家的公主嫁到孔家,也必须遵守孔子的“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公主即为孔家的媳妇,也是不能随便出门去看望自己的父母,这也是乾隆皇帝多次来孔府的原因之一吧?

     孔子的“三纲五常”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为中国宗法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对封建时期的传统社会和专制政治起到了稳定作用,这也是封建帝王大力推崇孔子儒家思想的根本所在。

      而当今社会,我们的“三纲五常”更应该表现为一种表率和责任,而不是束缚和压迫。人与人之间,应当互为表率,互相监督,互相尊重,共同进步。

     对于五常:“仁、义、礼、智、信”,其内涵深刻,它是中国人几千年历史中积淀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传统道德的精华,是衡量人品的标准,它对于维系社会人伦、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我们发扬光大,孔子儒家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我们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积极因素。

     传承孔子儒家文化思想,我们应抛弃其糟粕,吸取其精华。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作者介绍

徐萍,笔名:鲁文,网名:沧海桑田.现住址:山东济南。爱好文学,喜欢读书。

Hello,伙伴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