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地槐花

 燕山诗文 2021-03-30

近日读唐诗,读到一组抒写孤寂失意情怀的诗作,其中有许多以槐花造境的句子:

“轩车不到处,满地槐花秋。 ”

“闲从蕙草侵阶绿,静任槐花满地黄。”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

槐花本是寻常之物,但当它开在诗歌中的寂廖深院,又在蝉噪的黄昏或是生凉的夜雨中飘零满地时,却为何带上了几分凄清与落寞?!

提起槐花,恐怕人们马上想到的是“五月槐花香”。但,那绿肥红瘦的五月艳阳里把怡人清香飘满全城的花朵,是断不能载动些许闲愁的。它在短暂的花期里开得喧嚣而热烈,待氤氲花香散去,便擎举出大片的绿荫,召唤出葱笼的夏天,这样火热奔放的槐花怎么可能是“愁品”呢?且这种被称作“洋槐”的五月槐花是一种舶来品,原产于北美,18世纪末也就是清代才从欧洲引入。所以这唐风宋雨中的槐花,当是西周时期就植于殿外候朝之地,象征“三公”身份的中国本土古老物种——“国槐”。

国槐与洋槐比,似乎大为逊色,没有雪白的颜色,没有清甜的香味,花色黄白,花朵要小,着实不会似洋槐那般夺人眼球。但是,我却因喜欢诗词而喜欢上了它!时值8月初,国槐花尚好,我要去探看那聆听过古老的《诗经》又沐浴过唐风宋雨的花儿,嗅一嗅它细蕊间那诗词的悠远和淡淡的闲愁!

 

公路两旁的绿化树木便有许多国槐,但环卫工人每日清扫,也扫去了许多“诗意”。我们驱车远离了车马喧嚣,来到东城生态公园,于那蓊蓊郁郁的绿、远远近近的蝉声中,寻觅那“满地槐花”!循曲径进入浓荫蔽日的丛林深处,在密密的羽状枝叶形成的一顶顶翠绿伞盖之下,我一下子跌入了那“满地槐花秋”的意境里!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那一层层铺满地的槐花,早落的已被雨水摔打成泥土的颜色,新落的还是浅淡的黄,张着蝶翼覆在那失了形色的落蕊之上,而枝上“无风花自堕”,还不断有花朵簌簌的坠落。看着那满地的槐花,不禁就生出悠悠的惆怅来——春日花落,尚有夏日葱茏的希望;而夏日的落花,便只有秋日生凉的预感了!

蝉吟天,槐花地,暑气正暄,处处凝烟翠。但当你抬头仔细看时,却见枝头的槐蕾已所剩无多,叶隙里已悬垂下串串荚果——“年年秋风多,槐花半成实”——那槐花的落蕊已悄悄把苍翠的夏天细细碎碎的凋逝,秋风已经起程了……

 

也许正是这样的情怀,让诗人们见满地槐花而顿生惆怅吧!而这时光流逝的感伤又会将离别相思之苦或失意落魄之叹无限放大,渲染成难以名状的悲愁!

国槐花期极长,六月吐蕾,八月下旬方落尽,花期占了整个夏天,它应是当之无愧的“夏花”。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不妨说“生如夏日槐花”,悲观而言,纵使占尽长夏的葱笼,依然无法占尽韶光的永恒!但稍一转念,便可让我们展开愁眉:唯其苦短,方懂珍惜!既然迟早终要凋谢,何不慢些儿绽放,一天天细细绽开,一日日悄悄结实,不争不抢,不喜不悲,任光阴逝水,自是从容的安详!

一抹香

 

作者简介:刘学辉,女,1980年3月生人,现任教于遵化市新店子中学。

热爱散文、现代诗歌和古诗词,现为遵化市作家协会、诗词协会理事,遵化市诗歌协会会员,唐山市诗词协会、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

投稿须知:

1、本平台 唯一投稿邮箱:

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半月发放一次。

顾问:  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刘泓杉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动态主编:梁淑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