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口的古井

 燕山诗文 2021-03-30
村里安上了自来水,村长带着一群人要埋掉村口的古井。
村里的人以为,这井就是在故意为难大家。每年为了吃水,村里都要出几个壮丁负责挖井。井越挖越深,人越干越乏,它却还是枯了。大家用大瓢舀了一下自来水,满满的,咕咚咕咚灌下去的时候,畅快地说,好甜!于是,有人就建议,埋掉古井。
有个人护在古井前,说,要埋井,就先埋我吧!村长好说歹说,工作还是做不通。也难怪这个人会这样做,其实这里有一段故事。
这个人叫户大中。想当年,户家的老祖宗搬来村子的时候,村里的人还都到几里之外的屯子上去挑水。户家就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挖了这口井。为此,户家的老祖宗累垮了身体,只活到五十几岁就归西了。这口井后来就成了村子的,但是户家有祖训:一定要用生命保护这口井。
户大中扯着嗓门说,难道大伙忘记了,几十年来,是这口井养活了大家?如今,它枯了,咱就不要它了。咱的老祖宗要是动不了了,难道咱也把他活埋不成?户大中越说越激动,晶莹的泪珠竟然滚动了出来。
村长忙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大中,别这样,大老爷们家咋还掉泪了?
户大中抹掉眼泪,蹭一下从腰间抽出一把宰牛的刀。户家世代以宰牛为业,这大伙是知道的,看来户大中确实要来真的了。
大中,干啥啊?村里的人都说。户大中却把刀横在脖子上瞅着村长说,井在人在,井亡人亡!
村长只好摆摆手说,算了,算了。
井保住了,只是村长让人用大石头盖上了井口,说是孩子在这玩耍不安全。户大中没说别的,只要井在,啥都好说。
户大中又挑着担子去几里外的屯子挑水了。可是先前挑水的地早就没水了。户大中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没办法,他只好接受自来水,但心里日夜想着的还是那口古井。
闲暇的时候,户大中就去村口溜达。溜达来溜达去,总会坐到井盖上不想动。他看着孩子们玩耍,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当孩子们嘻嘻哈哈笑的时候,他就招呼他们,孩子们,过来,来爷爷这里。
孩子们跑过来,说,爷爷,干啥啊?
户大中很神秘地说,给你们讲故事,听不听?
又是古井的故事吧!不听,不听,讲多少遍了!孩子们一边说着,一边跑开了。户大中皱起了眉头,便自言自语起来,都说这个村子不可能挖出井,我们老户家就不信这个邪,咋样,村子里有井了!他说完,扬着脑袋,眼睛眯缝着对视着太阳,好像十分陶醉似的。
不知哪一天,村子里的自来水突然没水了。咋回事?村子里乱成一团,停电了。有人说。咋停电了呢?啥时候能来?不知道,不知道啊!人们越来越着急,因为家里存着的一点水马上就没了。可能,晚饭都没得做。
户大中听到这个消息来了精神,抖动着白胡须来到了村长家。他跟村长说,搬掉大石头吧,古井能养活咱全村的人!
村长迟疑了一下,面露难色,说,要是再往下挖,太危险,谁干呢?户大中拍拍胸脯说,我干!村长看了看户大中蜷缩的身躯,还是答应了。他觉得,打开井,就会让户大中知难而退了。
井上的大石头被几个人搬走了,一时间,户大中觉得心头的那块压了几年的石头似乎也一下子没了。
老户,你真的要下井吗?村长问。
户大中没犹豫,说,多大岁数了,谁还说着玩?说着往腰间系上了绳子,就要下井。
这个时候,一个调皮的孩子突然把头探到井口,大叫着,井里有水,井里有水啊!大家都把头探过来,果然,清凌凌的水闪烁着银光。不用挖了,咱有水喝了!大家兴奋地奔走相告。于是各家各户,拿来了粗绳子,系上皮桶,把舀上来的井水倒到肚子里,说,甜,比蜂蜜都甜!
户大中笑了,整个人却倒了下去。
又来电了,当然自来水也又有了水。但是村子里的人说,自来水的水喝起来,怎么不如村口那口古井里的水甜呢?有人就来找村长,说,井别封了,留着应急用吧!
村长高兴地说,我也正想跟大伙商量这事呢!还有,村长还带着那一拨当年要填井的人来看望病倒的户大中。户大中拉住村长的手,说,谢谢村长,谢谢大伙。
村长说,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老户家是咱的大恩人啊!
作者简介:

刘小丽,笔名蓝雪冰儿。任职于东旧寨镇中学,爱好文学,作品多在各媒体平台发表。

平台征稿启事
1、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主 办:遵化市作家协会

顾 问:关仁山  峭 岩  李春雷  杨立元

      东 篱  王立新  马 良  张国印

主 编:曹雪艳

副主编:王翠红

编 辑:

小说与儿童文学:代文静   

散文与报告文学:杨晓健 徐小东

现代诗歌:王翠红 王颖春

古体诗词:刘艳琴

评论与文学动态:梁淑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