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赶走黑夜的小兔子》:打开和孩子沟通黄金法则,用理性赶走任性

 和而随 2021-03-31

到点了孩子不想回家,到点了孩子不过来吃饭,到点了孩子不想睡觉……估计是每个父母都会面对的烦恼,说好的两分钟后回家,五分钟后睡觉,可孩子就是舍不得手中的玩具,放不下尽兴地玩耍,一拖再拖,甚至在哭哭啼啼中结束了。

没想到,无意中买到的绘本《赶走黑夜的小兔子》,则给了我惊喜,让我看到了神奇的力量。绘本中的主人公小兔子因为不想睡觉,就恶作剧地把黑夜关进了饼干盒,希望可以尽兴地玩耍。尽管黑夜耐心地央求小兔子,告诉她黑夜的重要性,但是小兔子仍然无动于衷。直到小兔子看到自己最爱的胡萝卜,因为没有黑夜变得枯萎时,小兔子才放出了黑夜。

《赶走黑夜的小兔子》:打开和孩子沟通黄金法则,用理性赶走任性

而小兔子也收获了理解和晚安时间,在晚安故事中沉沉地睡去。

1、绘本作者及绘画

绘本的作者则是横扫英国童书界多项重量级大奖的耀眼新星尼克拉·伯恩,曾经两度被提名凯特·格林纳威奖,还获得英国水石书店童书奖。不仅如此,《赶走黑夜的小兔子》还入围英国读写能力协会图书奖(UKLA)推荐童书成长名单,畅销14国。

《赶走黑夜的小兔子》:打开和孩子沟通黄金法则,用理性赶走任性

绘本中的小兔子萌趣可爱,表情丰富,玩耍时支棱起来的耳朵,黑夜来临时耸拉着的双耳,恶作剧黑夜时直立的双耳……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小兔子的喜怒哀乐。封面上抱着饼干盒的小兔子,深邃的夜空都让我们急不可待地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小兔子想要赶走黑夜。

《赶走黑夜的小兔子》:打开和孩子沟通黄金法则,用理性赶走任性

白天中,淡黄、白色、淡蓝的暖色调,则给读者一种温馨和轻快的感觉,吸引着读者阅读下去。而黑夜中,拟人化的黑夜场景描述则贴近孩童的心智;而提拉式的饼干盒变黑夜的立体书则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用理性赶走任性,打开和孩子沟通的黄金法则

“我还不累,不想睡觉。”

“我不想睡觉。”

“我不管,我不想睡觉。”

《赶走黑夜的小兔子》:打开和孩子沟通黄金法则,用理性赶走任性

这样的话是不是每天都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发生?明明不停地揉眼睛,困得不行,可一直说自己不困,不想睡觉,坐在玩具前面不撒手……这时候,我们怎么做呢?严令孩子听话,训斥孩子乖乖睡觉,没收孩子的玩具?

这样可能有用,但会让孩子失去掌控感,让他们失去自己的判断,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睡觉?为什么要听妈妈的话?

而《赶走黑夜的小兔子》也是这样一个孩子,因为不想睡觉,就奇思妙想地把黑夜引诱进了饼干盒,这样自己就不用睡觉,可以美美地玩耍了。这时候,黑夜并没有训斥小兔子调皮,也没有责怪它不听话,而是谆谆善诱地和小兔子沟通。

黑夜像一个家长一样,告诉小兔子这个行为不礼貌,然后告诉小兔子为什么不能关自己?自己很重要,小动物们都需要它,但是小兔子还不能理解其他动物的感受,对黑夜的话无动于衷。

《赶走黑夜的小兔子》:打开和孩子沟通黄金法则,用理性赶走任性

黑夜就静静地陪着小兔子,借着小兔子表达自己饿了的机会,告诉小兔子不睡觉是无法吃早饭,然后引出了小兔子最爱的胡萝卜,从而打开了小兔子的心扉,用沟通联结彼此,成功地让小兔子打开了饼干盒,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在孩子们进入两三岁的自我意识觉醒期后,他们常常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希望一切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喜欢对父母说“不”,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这时候,孩子不是故意要挑战我们的权威,而是在探索自我,形成自我意识。

如同绘本中的小兔子明明耸拉着双耳很疲惫,可一直倔强地说着自己不累,没有闹别扭,直到黑夜用爱与包容走进小兔子的心扉,用小兔子最喜欢的胡萝卜攻破它的心理防线,最后成功地赶走了小兔子的任性,让小兔子明白:没有黑夜,胡萝卜是无法成长的,其他动物也是如此。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学习黑夜,用理性代替呵斥和严令,用包容静待花开。当孩子有自己的意见时,不要急着否定和评判,而是先静下来聆听他们的想法,用孩子喜欢的事物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冷静下来后,我们再来和孩子进行理性的探讨,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从而培养孩子的理性。

3、学会聆听,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绘本中的小兔子从开始时候的不管其他小动物,到最后放了黑夜,赢得动物们的友情,让我们看到了黑夜是如何培养小兔子的同理心。他没有说教和唠叨,没有呵斥和责骂,而是谆谆善诱地引导小兔子,从动物到胡萝卜,最后让小兔子从最爱的胡萝卜感受到黑夜的重要性,感受到其他动物的需求,从而做出了理性的选择。

《赶走黑夜的小兔子》:打开和孩子沟通黄金法则,用理性赶走任性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William Damon从对婴儿到青少年的同理心研究中发现:在婴儿早期时,还不能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一两岁时,可以辨别别人的情绪变化,但不能转化为理解和关怀;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的共情能力随着个体差异而变大。

也就是说,孩子的共情能力随着养育者的同理心而差异巨大。有同理心的父母,孩子大多有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而自私冷漠的父母,孩子大多自私冷漠。因为他们没有从身边的照料者身上学习到共情能力和同理心。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教孩子换位思考能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宽以待人。如同米歇尔·奥巴马的父母,虽然家境普通,条件有限,但他们从不抱怨。在米歇尔和哥哥抱怨姑婆或者祖父时,他们会教导孩子,尊重长辈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经历,做到将心比心,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写在最后

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曾经说过:绘本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引导孩子读的书。

在我看来,绘本能够经久不衰,不仅仅是它们精美的画面和构图,妙趣横生的语言,更在于它在谆谆善诱中给我们父母传递一种温暖和力量,让我们在亲子共读中不断地汲取和成长。

而《赶走黑夜的小兔子》这本绘本,不仅仅以温柔的劝慰帮助孩子赶走任性,回归理性,帮助孩子走出情绪的旋风窝,进入甜甜的梦乡;还帮助父母我们学会沟通的黄金法则,学会聆听和沟通,在理智的托举中为孩子构建温馨的港湾,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我想请你帮我小忙:

1、点赞转发,让更多的父母能够看到

2、关注我@Daisy2019小燕,育儿路上一起交流成长

3、留下你的足迹和困惑,你有困惑,我有酒,成长路上不寂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