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六居集》序与跋

 名人百科网 2021-03-31

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林之源诗书画印作品集《品六居集》,手工线装宣纸古法印制,一函三册。2021年1月由广陵书社正式出版。图为《品六居集》封面。钱开胜 供图

心路漫漫 笔墨随行

——《品六居集》自序

林之源

庚子春,惟敛步于品六居,朝夕枕于笔墨。闲静之馀,尤感吾之诗书画印,叠堆累累,流散亦广,亦无章序。遂萌生集册成卷之意,或可赠朋予友,或可拢于书架,适时翻阅,聊以欣慰。

此回收集作品计诗稿二册与书画印痕一册,各得其卷。诗稿则分冷香忆旧、翰墨情怀、心路漫漫、人生际遇数章,各成一卷。山水丹青、纸墨书法、刀笔印痕、各选取数十件为一卷。凡此种种,多为近年创作所得,自不与五年前专集所列重复。

吾自幼好涂鸦,对笔墨有缘。及长,又好读古文典籍,得益颇多。而立后,游历四海,浪迹天涯,不惑后,归隐百卉谷十载,客寓荷城又数载,及至花甲,回归永嘉,渐悟笔墨似海、人生如灯,遂得以养性自成。

回首一顾,握笔竟六十馀年,感叹须发皆斑之际,终有所悟。吾虽未得宝笈,却初识诗词之魂,则源于心神,止于声韵,尤在于放纵情怀。书法之法,则从造笔造字之初,无悖碑帖,善其毫行流水,无赘其式,精求章法畅然。丹青山水,则得于天地精华,着笔不重形实,而意在象虚,循于古法,越得自然理念,越得意境无穷。若论篆刻印章,则无论篆法刀法,惟求意境古拙、格调清雅。

尝静修于永福寺、禅悟于品六居。何为品六?六甲六路、六乐六书、六艺六韬、六根六本、六尘六色、六箴六德。祈念佛、思法、亲僧、学戒、布施、识天诸之六法,参悟儒、墨、名、法、道德、阴阳之六家。吾尚读之以学之、知之以伴之、习之以悟之。正所谓:品六居中知几味,诗书画印伴琴茶。

欧阳修曾言: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而今,吾之品六居,又寻常乎?——庚子初春于品六居

诗书画印 雅韵清香

——《品六居集》跋

钱开胜

庚子春夏,天下时态异乎,何止于喧嚣。恩师林之源先生静修于温州品六居,朝夕勤于笔耕,泼墨敷彩,吟诗篆刻,频获臻品,得四海文友赞叹,欲求墨宝者众。或赏析品鉴,或私藏传家,或置礼馈赠。然佳作亦由缘分,以稀为贵,以珍为宝,未可尽如人意,如愿收藏。诸友即呼吁出刊诗书画印合集,以其册而赏读慰藉。

因得嘱令,我代为收集整理先生作品,历时半载,多方奔波,今彙总付梓,得广陵书社刊行,已遂众愿。此次所收诗书画印作品,多为林之源先生近年所作,是续甲午之含珠阁版《冷香诗草》、乙未之中国文联版《诗书画印集》,又分诗作二册四卷,别为冷香忆旧、翰墨情怀、心路漫漫、人生际遇四类。书画一册,计画作六十九幅,书法二十九幅,印痕八十八枚,合卷分册,题为《品六居集》。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相融、方得意境。先生涉猎广泛,诗书画印皆通。其诗,或借景抒情,或借物言志,或怀古思乡,或透悟禅理,文字洗练,韵律严谨。其画,墨分五色,淡彩渲染,多显山川幽谷之意,使人观之,遐思于画外。其书法,虽承以法帖,效重王宗,又颜柳为骨,魏碑作魂,运笔行云,苍劲舒展,气势磅礴,落笔馀声。其篆刻,吸汉魄从清风,古拙力道,神韵精到,方寸之间,已得气象万千。自古至今,书画兼工者有之,诗书兼工者有之,诗书画兼者亦有之,而诗书画印皆通者,罕之。先生深谙国学,俱得之,实属不易。先生佳作,往往信手拈来,不落俗套。其卷幅墨迹、诗语印痕,无不透释出一股隐逸洒脱精神。凡读先生作品,可达脱俗超凡境界,可悟山水田园逸趣,可享清明隽永气息。

我与先生结识二十余载,拜之为师,学诗写字,得悟甚多。虽致力于辑录先生作品,然四海浩阔,流散甚广,精力亦懈怠,墨宝难以尽收。犹是此次组稿,匆匆之际,错漏之处、遗珠之憾难免,是为愧疚。

每岁春,我皆至天门山采蕙兰植于书屋,今编《品六居集》之余,观书屋兰花开,偶得五绝以誌:

今时兰蕙开,晨露去尘埃。

满屋清香韵,皆缘山上来。

——庚子夏月于丹霞书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