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察 |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何去何从”

 星河岁月 2021-03-31

从2020年年初到2021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也牵动着每一个书店人的心。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时,很多书店不能正常营业,收入锐减,甚至没有收入,但需要负担的各类营业成本支出,如店面的租金、物业费用以及用工成本却要正常开支,店内涉及多种经营的,还要承担物料消耗等方面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客流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些读者不敢来书店了,或者减少来店次数,书店举办的各类阅读推广活动也在规模、频次等方面受限,以致效果不甚理想。

这些都让实体书店的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也带来了更多的后续问题。疫情之后,实体书店虽然陆续恢复营业,但多数书店的人流量不及以往的60%,这一情况让前几年刚刚有“回暖”趋势的实体书店又遇“寒流”,不得不开始艰难地自救。除了政府出台一些帮扶与减免政策外,当下书店的经营者还需主动自我调整,不断探索与创新,化“危机”为“转机”,实现实体书店的转型,不断推动书店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融合发展,打造“文化标识” ▉

一家书店可以走多远?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应该是什么样子,也没有定式。打造自己的风格与特质,用自身特点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与支持,是当下许多独立实体书店采取的经营模式。打造自身独特的风格,同时结合优质的图书选择、轻食饮品及文创产品,多模块融合创新发展,主体突出、对象精准、业态丰富的经营方向,或将是实体书店可以尝试的方向。

 


▉ 多元发展,书店搬上“云”端 ▉

单一的线下销售,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就算没有疫情影响,也略显单薄与乏力。疫情发生以来,广大读者更习惯于线上购书,各地学生也开始了线上学习,“云端”成为了一个新的销售发展“爆点”。新的消费形势下,各书店纷纷开辟线上销售渠道,打折促销齐上手;在微店、微信群、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吸引读者;手机带读者“云打卡”逛店、推荐新书以此吸引到更多的读者;组织线上主题活动吸引人气,如线上讲座、作家座谈、新书发布,等等,以此探索社群变现的可能;以社群电商为关键抓手,开展线上社群营销活动……一系列的线上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的销售,壮大了各家书店的读者群,让书店在困境中积聚了力量。

 


▉ 加快转型,不断创新 ▉

实体书店经营困难已是老生常谈,疫情期间出现的新问题只是倒逼实体书店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努力求变,探索未来可能的转型之路。尤其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实体书店如何将互联网思维贯穿于经营,能否将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效融合,是实体书店能否在市场竞争中脱困取胜的重要法宝。书店要生存,就要不断升级自己的产品线,从原来的只卖图书、咖啡、文创产品等有形产品,拓展到注重品牌、知识、服务、内容等无形产品上,着力打造自己的“无形资产”,把书店打造成集学习、阅读、知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空间,在经营中狠下功夫,做大、做强读者群,积累有效客户,通过网上社群维系书店与读者的联系,针对会员的不同需求开展精准营销,不断增强自己抵抗风险的能力。此外,实体书店还要有做“内容”的理念,脱离传统“开店卖货”的经营方式,摆脱“图书搬运工和陈列商”的角色,把线上、线下并列为“主阵地”,树立“书店不仅是买卖图书的地方,更是一个内容空间,是传播文化的社区”的经营理念并将之付诸日常的经营行动中



▉ 加强营销,改变传统营销理念 ▉

当下,实体书店要着力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多种手段结合的营销渠道,建立全媒体、全数据、全渠道、多模式、碎片化的推广营销体系;加强微店、抖音等线上平台的营销力度,实现从销售图书向“经营读者”的转变和从传统零售向“新零售”的变革,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书店“新名片”;积极利用5G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利用短视频、社交、直播等平台开辟更短、更快的用户路径,打造高效连接、短链营销的新模式。此外,还要吸引读者向线下“回流”,让他们重回实体书店,继续发挥书店的社会效益。

城市之美,在于白云蓝天和高楼广厦,也在于文化传承与书香氛围,阅读是文化生态的核心,实体书店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设施和文明载体,不仅记录着城市的历史和文明,还是人们迷茫时想要仰望的“灯塔”,记录着一代代人们的成长回忆与喜悦忧伤。

在无尽的历史长河里,只有智慧与书籍可以永久流传,我们期待并相信,书店能和它所承载的文化一样,永远存在。(本文作者为呈明书店工作人员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