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独特艺术

 中土闲鹤堂 2021-03-31

人在愉快时会面呈笑容,人在哀痛时会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能够在中国书法作品里表现出来,中国书法何以会有这种特点?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瓌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则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孙过庭《书谱》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是“可喜可愕”的。

张旭及其书法

唐代韩愈在他的《送高闲上人序》里说:“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

韩愈塑像

张旭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中,同时反映出或暗示着自然界的各种形象。这些形象在他的书法里不是事物的刻画,而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像中国画,更像音乐、舞蹈和优美的建筑。

庞中华临张旭草书

后汉书法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

蔡邕画像

中国古代书法家要想使“字”也表现生命,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就须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一个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

沈鹏书法录蔡邕《笔论》

但是,这里不是完全像绘画,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使观者从情感和想象里体会到客体形象的人,就像音乐和建筑也能通过诉之于观者情感及身体直感的形象,来启示人类的生活内容和意义。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由于中国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用的笔。

黄庭坚《苏轼寒食帖跋》

写字,在古代正确的称呼是“书”,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人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中国字在起始时是象形的,用抽象的点画表现出“物象之”,这也就是说物象中的“文”,就是交织在一个物象里,或物象与物象的相互关系里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的规律和结构。

沈尹默书法作品

这种“因情生文,因文见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艺术价值而成为美学的对象了。

再说笔,即第二个主要因素。殷朝人就有了笔,这个特殊的工具才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有的艺术,也使中国画有了独特的风格。

中国文字成熟分为三期 :纯图画期、图画佐文字期、纯文字期。中国书画同源是有根据的,而且在整个书画史上,画与书法的密切关系始终保持着。

学者宗白华认为,要研究中国画的特点,不能不研究中国书法。

宗白华《意境》

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迁做骨干来贯穿,中国建筑风格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

书法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替代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风格的特征。

从殷朝发明了和运用了这支笔,创造了书法艺术,历代不断有发展,到了唐代各门艺术都发展到极盛。

林散之草书

中国字从起始时的象形到谐声,形声相益,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像“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汨汨的水声。所以,唐人的一首绝句若用优美的书法写了出来,不但使人们领略诗情,也同时如入画境。

诗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墙上,給观者美的享受不亚于画 ,而且也是一种综合艺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