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式太极劲起于足主宰于腰形于手杨式吴式都没弄明白

 山峰云绕 2021-03-31


太极拳的正宗根源是《太极拳谱》,是武禹襄、李亦畬师徒根据自己的练拳体悟总结出来的理论。武式太极的“劲起于足,主宰于腰,形于手”,是武氏太极拳的独门秘技,杨式、吴式、孙式都没有弄明白,其余的杂门杂派就更加莫名其妙了。

武式太极之“起承开合”练法中,暗含着“劲起于脚跟”的奥秘

武氏太极的真传是郝为真祖孙,其练法为每一式都含“起承开合”,其中的“开合”就是“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形于手”的奥秘所在。

在一开一合之中,都含有一个上步的过程,“劲起于脚跟”就是由这个后腿的虚腿上步所产生出来,是不是很奇妙?这种由虚脚凭空产生出来的才叫“内劲”,形意拳则称之为“暗劲”。

在虚脚的进退之中,用“心意劲”让脚底与空气、大地之间产生出极大的阻力感觉,由此脚下所生之劲领导全身的运动,“下动上自随”,就生成“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形于手”的内劲运动,形成一动无有不动的全身整体游动,比喻为空气中游泳。八卦拳则呼为“游身、龙形八卦掌”,此二者岂是偶然哉?实是内劲身中运行、节节贯串,不得不如此也!

所有的太极拳门派,唯有武氏一脉是这样的,也是正宗正统所在。其余的太极门派,则都是用后腿的蹬地发力来理解“劲起于脚跟”的。这种后腿的蹬地力是外力、外家拳的后天拙力,不是内劲。

太极拳虽是小术,但出现这样的理论与实践上的偏差,简直是云泥之别、高下立判。

对于“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形于手”的误读和错误练法,损失最大的是杨式太极

武氏的理论是以“活步太极练法”为前提的,李亦畬说“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合中寓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这是武氏太极拳的练法,与杨式、吴式的大弓大马定式练法一样吗?杨式、吴式的练法却套用武氏的拳理,其中的差错出在哪儿呢?

武氏的拳与理论都是纯正的内劲。

而杨式吴式的“劲起于脚”却是外力,用后脚蹬地所生的力。

内外之别,由此产生分野,太极拳不就是一个“内劲”的得与未得、真与假的问题吗?

杨式由此“劲起于脚跟”的误读与错误练法,导致从民国以来,汗牛充栋的书籍、研究成果,全部都是内劲、外力混杂不清,内不内、外不外,等于鸡肋。无数人、几代人的钻研,毫无发展与进化,这是杨式太极最大的损失,因为从事杨式太极的人数是最大的。

更加难堪的是,积重难返,越描越黑。那么多的名家大师,徒子徒孙,要全部推倒,重新来过,可能吗?也只有一条路走下去了,只论势不可逆,哪里还管他对错、内家外家。

“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是推手中最常见的发力法,一错百错

按照《太极拳谱》的练法的话,“劲起于脚跟”是起于虚脚的,触之则旋转自如,所以能顺势借力,四两拨千斤。

而杨式的练法,劲起于后脚蹬地,所以推手时,双方后脚跟找后脚跟,一推即蹦跳,不蹦跳就要仰面跌倒。这种根本上的练法错误,导致以后的推手的一系列怪相。所以这种的推手不适用、没价值,只是一种“反智的”游戏,受到大多数人的诟病也就是必然的了。

武氏太极的“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形于手”本是练太极拳内劲运行的心法经验,流传到杨式太极、吴式太极之中却被误解了。可知内功心法是太极拳的灵魂,不是平常的体育运动可以相提并论的。 (到结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