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味中药,治手臂痛,背痛

 当归与地黄 2021-04-01

肝藏血主疏泄气机,脾统血主运化水湿。若二者开了小差,气血运行不力,水湿难以运化,易滞而为痰。


肺为贮痰之器,若肺呼吸不力,气机化不开痰浊,流注经络,易引起臂痛外连肌肉,牵引背胛,时发时止,发则有似瘫痪之症。

白芥子散,出自南宋医学家陈自明所著《妇人大全良方》卷三。能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搜痰,通滞。主治臂痛缠绵不愈,局部酸胀,或似瘫痪。临床上用于手臂痛,背痛。

组成:白芥子、木鳖子(麸炒)各二两(60g),没药(另研)、桂心、木香各五钱(15g)。

白芥子善化痰涎。以辛温之性味,喜欢到处行动,剔除里外邪浊,化痰逐水,消结散肿,皮里膜外之痰无不消去。


由此进驻了很多名方,如治乳腺癌,鼻咽癌,甲状腺肿,关节肿大积水变形的阳和汤。治老人痰气喘咳,胸满懒食的三子养亲汤。以及治痰涎伏在心鬲上下,引起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的控涎丹等。

木鳖子能疏通经络,而治痹痛,瘫痪。

活跃于肝脾胃经。味苦能燥脾湿,软坚能泄下,甘能补益,凉能清热,散血热。治一切寒湿郁热引起痛风瘫痪、行痹、脚气、挛症等。

没药是镇痛名药,性味辛苦平。活跃于心肝脾经。散瘀定痛,消肿生肌。

木香通滞活血。温暖而辛香,苦能降泄,下气宽中,中宽则上下均通,以行气理气,活血止痛,舒畅气机之功效,达到除经络中气滞痰结的目的。

桂心调畅气血,除风邪

桂心辛热,但因具甘味而不峻烈,能利心肝肺之气,温通心脉益肾,调畅气血。风为六邪之首,桂心还可除引起疼痛之风邪。甚至能扶助正气,将邪气引到外面,以免毒邪内陷,更增疼痛。

五味合用,通畅心肺肝脾,行气活血,通络止痛,搜痰,通滞。由此调和营卫气血,治手臂痛,背痛。以臂痛缠绵不愈,局部酸胀,或似瘫痪为辨证要点。

日本幕府时期有一医官丹波元坚,出身汉方医学世家,其所著《杂病广要》,广征博引,不固执一家之言。内述:

若臂痛流走,上下无常,外连肌肉,牵引背胛,时发时止,这是气血开了小差,以至风毒之气乘虚而入,行于血中,随血上下,新故相搏则痛,宜小续命汤兼麝香丸(当考),严重的,则是痰注经络,可采用白芥子散治疗。

白芥子散用法用量:


研为细末,每服3g,温酒调下,每日两次。


脾气虚弱者佐以六君子汤。中气虚弱者佐以补中益气汤。脾气郁结滞者,佐以归脾汤。肝经怒气者,佐以逍遥散。最好不单用,否则易伤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