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姑家的肠粉店

 佳丽世界 2021-04-01

(朗读者:天意女郎)

关于海南,前面虽然写过两篇,但还有很多话积攒在心里。今天要说的是海口老街里的一家小店,让我从浮躁的现实中脱离出来,重新享受到生活的本真。

在内陆的很多城市,很难保证今年很喜欢吃的店,忙过一年,推开门它还在。店还是原来的模样,没有翻新装修,老板还是那个老板,店员依然是忙里偷闲地玩着手机,就连端上来的那只盛汤的碗口上的破碴还在。很多现实是,今天吃着这家店很好,过上几个月,慢的一、二年,再去,已经关门大吉,或者已易主他人。进而言之,不要说一家店,就连一条街都可能在几年间荡然无存。

然而,在海口,阿姑家的肠粉店刷新了我的认知。

从海口骑楼老街顺巷子走下去,几个转弯,大致15分钟的路程,就是文明东菜市场。菜市场南门口,有一家叫回味的肠粉店。店很小,小到只有半间临街铺面,摆了锅灶,就放不下桌椅,于是乎老板又借助弄堂口用木板搭出一块。看上去,让人想起鲁迅笔下的那句话:路边的一爿小店。

因为是半间店,所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门。从敞开的巷口处溜达进去,摆放着四张能折叠的方桌。方桌擦的还算干净,只是用的年头多了,汁水浸到缝隙里,看不出光鲜的模样。桌子旁放着几只塑料凳子,收工的时候,桌子一折,凳子一摞,巷子里人通行方便。再往前看,就是做肠粉的蒸炉和原料之类。蒸炉上常年冒着蒸汽,倘若天气冷些,蒸汽会更大,弥漫到方桌旁,于是吃饭的人们也飘飘若仙。

店里的绝对主角是叫阿姑的老板娘。齐耳短发,因为总是低头干活,客人只能见到她长长的睫毛,想想有这样长的睫毛在,眼睛必然不会小。每次见阿姑,胳膊上都戴着一副蓝格子印花套袖,身上是百味佳产品赠送的围裙,一个黑色包斜背在胸前,收付款用。店里的肠粉都是她亲手做。

这里没有大店里的热情。进店的人们要先到阿姑面前喊一声,“来两份。”然后自己找相应位置坐下。桌上有泡好的鹧鸪茶和一次性杯子,想喝自己倒。

阿姑家的生意很好,桌子前总是坐满了人。人多的时候,点好肠粉,等上10分钟左右才能吃上。

店小,经营起来却不易。每天早晨5点就到店里准备,6点开始营业,好让早起上班的人们有早饭吃。阿姑家用的米粉都是经心挑选过的上好粉,青菜也是早晨市场最嫩的生菜。肉末更是讲究,太肥了不可以,油腻,太瘦也不行,影响口感。还有提前配好放在桌子上的酱汁,配方独特,味道一绝,吸引着万千食客。

刚出锅的肠粉码在盘子里,端到你面前,舀一勺酱汁淋上去,柔软嫩滑、入口就化。吃肠粉得趁热,才能吃出粉皮鲜嫩中的筋道。此时肉末合着鸡蛋,香气正浓,生菜还没软塌。如果迟了凉了,这些感觉都找不见了,味道更是天上地下。

常吃肠粉的人会觉出阿姑手法上的秘密,别人一张粉皮的米浆量,阿姑蒸成两张,这样粉皮出锅要比别人家的轻薄透亮,酱汁一浇上去入味也快。

阿姑这半间店,一开就是十几年,供着家里两个孩子读完了大学,还买了房。阿姑当年在海口最有名的一家肠粉店打工,由于勤快、聪明能干、为人实在,老板才把手艺传给了她。

孩子小的时候,压力大,店一开就是一天,其中的辛苦自不必说。现在好了,孩子都长大成人,店改成做半天。下午的时间,阿姑会和小姐妹们相约着逛街、喝茶、唱歌。

从内陆来的张先生在这里吃过一碟肠粉后,一直不能忘却,多说了一句: “这样好吃的肠粉为啥不租一个好点的店?为啥不开分店啊?”

也许,正是阿姑的长年坚守,品质的十几年不变,才成就了肠粉小店的今天。这里的温润、淡定、随意也正是阿姑性格的折射,和内陆浮躁的闹市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坐在阿姑店里,不断有客人从身边走过,有穿牛仔裤拿着手机打游戏的青年,有穿着睡衣刚从床上爬起,还打着连天哈欠的小妹,有刚从市场买菜回来的阿嫂,也有西装革履准备上班的白领……不管是谁,从没人催促阿姑,都在哪里耐心地等着,闲散地盼着。食客们静静地看着肠粉从身边一碟碟端过,一勺勺酱汁缓缓淋浇,慢慢散开,这也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肯定、欣赏和积极参与吧?

上一篇:海南祭祖拜神过大年

佳丽陪你一起看细水长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