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声(1876~1921),也写成刘鸿升。字子余,号泽滨,顺义(今属北京市)人。乃早期京剧老生名家,其艺术世称“刘派”。其形成略晚于“后三杰”——孙(菊仙)、谭(鑫培)、汪(桂芬)各派,但在民国初年大为流行。1921年3月9日,刘鸿声在上海大舞台演出,第七天夜场演《完璧归赵》《雪杯圆》双出,扮好《雪杯圆》的莫怀古,还未出场就猝死于后台。 因其嗓音要求特别高,后来学者就逐渐减少,直至失传。但其艺术精华“三斩一探”(《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四郎探母》)保留在高(庆奎)派之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刘鸿声《斩黄袍》唱片 1917年百代公司灌制 陈一斋京胡 云雨三司鼓 ![]() (头段) 【西皮流水】天作保来地作保, 陈桥扶起龙一条。 昔日打马过金桥, 偶遇先生八卦高。 算得孤王八字好, 后来必定坐九朝。 到如今果应前言兆, 你比诸葛不差分毫。 施罢一礼我坐陈桥, 【散板】玄郎不恭了! 【流水】三弟近前听封号: 你若真心把孤保, 北平王位永在朝! 虽然是老王封过了, 加升三级爵禄高! 龙争虎斗起战争, 回头再宣苗先生: 孤王赐你一道旨, 晓喻傅后把宫腾。 【流水】适才宣罢苗先生, 回头再宣高御亲: 孤王赐你尚方剑, 朝里朝外查的清。 【二六】孤王酒醉桃花宫, 韩素梅生来好貌容。 寡人一见龙心宠, 兄封国舅妹封在桃花宫。 内侍臣摆驾上九重, 【散板】高御卿发怒你为哪宗? 一见人头珠泪滚, 不由孤王痛伤情。 我哭、哭一声郑三弟, 我叫、叫一声郑子明! 刘鸿声初演铜锤花脸,宗穆凤山一派,后改唱老生。他嗓音极高,音质纯净,具备脑后音、虎音、炸音,并有较难得的水音。气力充沛,运用得法,又善使气口。习用“楼上楼”的行腔方式,逢高必拔,拔必到顶,能适应各种板式的演唱,以西皮腔最为见长。 其唱念用北京字音,宗张二奎,唱腔亦近“奎派”,又吸收孙菊仙的唱法,但改变了二者平直朴素的风格,有大量的创新,如将《斩黄袍》中“孤王酒醉桃花宫”的二六板唱词,由14句删为6句,每句都唱的新颖、华丽;又如《辕门斩子》中“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融入娃娃调,独创新【回龙】腔,旋律优美动人。 刘鸿声《辕门斩子》唱片 1917年百代公司灌制 陈一斋京胡 云雨三司鼓 ![]() 【慢板】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 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 【原板】问老娘驾到此所为何来? ![]() 刘鸿声《探阴山》唱片 1909年利喴唱片公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