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输液反应急救方法有讲究 输液反应分类很多,自然急救方法也有所不同,基层医师公社根据常见的一些病症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整理了如下重点,供大家参考。 1.一般情况处理 ① 立即停止输液,并尽快查明原因,但注意保留静脉通道,以便后续抢救; ② 接着输入注射用生理盐水; ③ 根据情况予高流量吸氧; ④ 若患者有热原反应,应立即静滴地塞米松0.3~0.5mg/kg及肌注异丙嗪0.5~1.0mg/kg; ⑤ 注意保暖,可予物理降温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 ⑥ 同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体征及变化,跟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避免纠纷。 2.严重情况处理 ① 若患者有过敏性休克表现,如寒战、高热、口唇发绀、大汗淋漓、呼吸困难等,应立即肌注肾上腺素,首次剂量为0.3~0.5mg,可每15~20分钟重复给药;并静滴地塞米松 10~20mg,1~3 小时后重复滴注; ② 此外,应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用氢化可的松5mg/kg静脉注射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或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然后静脉滴注维持; ③ 并注意补充液体,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将50~100mg间羟胺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必要时可与多巴胺合用; ⑤ 抗过敏药可选择静脉或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5~50mg或异丙嗪50mg,或缓慢静注10~20ml的10%葡萄糖酸钙; ⑥ 伴气管持续痉挛和呼吸困难者,予吸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或0.5% 沙丁胺醇、滴注氨茶碱。 3.特殊情况处理 ① 当患者循环负荷过重时,应嘱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可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从而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② 必要时可给予氨茶碱5mg/kg缓慢静滴或呋塞米1mg/kg缓慢静注等; ③ 对自身患有静脉炎患者,临床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化疗药、刺激性药物使用中心静脉置管或输液港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⑤ 对输液反应所致静脉炎患者,应将肢端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热湿敷;或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或超短波理疗,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⑥ 对发生空气栓塞患者,应嘱患者取头低足高的左侧卧位,给予吸氧。 大多数患者出现输液反应后,会出现焦虑 、怀疑、愤怒等不健康心理,这对于患者的抢救及疾病的康复都是不利的。因此,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医生和护士要对患者做更加细致的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信任和医疗上的配合。 当然,所有的急救方法都比不上预防重要,防患于未然才是我们需要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