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梅墨生因病去世,享年60岁。引起了人们的一片叹惜之声。为什么他的去世,会产生这么大的震惊呢?这跟他的特殊身份关系极大,他是画家、书法家、诗人、学者、还是太极拳家。是中医影响世界论坛的副秘书长,中国武术七段,是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是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 梅先生一生注重养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许多养生经典理论文章,教育大家注意养生。就算这样,他原本也并不为大众所知。但是,却因为“养生大师”“太极大师”与过早逝世联系在了一起,这让无数中老年人陷入无尽的思考。 其实,在现在看起来养生氛围很浓的大环境下,许多所谓的养生都片面的很,都还是停留在吃喝的阶段,那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翻看一下以前的古书,前人在养生这一点上,很少去谈什么吃与喝,吃什么,喝什么那是治疗阶段的事。养生养的是心情,是情绪,是感觉,这些养好了,人体的眠愈能力就强,自然也就能治病于未发病,也就做到了养生。至于吃与喝,在目前的生活水平下,实在不是问题,是次要的很了。 现在老年人中流行的理念是“以健康为中心”,这种提法值得商榷。人生在世,应该以快乐开心为目标,健康只是条件,不是目的。如果以健康为中心,甚至以健康为目的,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一天到晚抱着个血压计、血糖仪,这哪里是人生?哪有幸福?充其量是战战兢兢地、天天在恐惧中苟活着罢了。 有一句话是:你要过日子,不要让日子过你。是否也可以用来套用一下老年人健康问题:你应该享受健康,而不应该让健康奴役你。 这样的养生,是对死亡恐惧下的、被迫的产物。在这种的心态支配下,最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平时,还能像模像样的谈养生,去做那些所谓的养生的事。一旦出了问题,确认了是极不好的病后,这就立刻慌了手脚,平时的那些养生什么的,一点也用不上了,也全都忘了。接着就是什么药贵用什么,就什么医院名声大就往什么医院跑。这些年里,有多少名人就都是这样,直接被西医给治完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真正的养生,首先还应当养出来一个不迷信,不恐惧,能够正确地,平淡地看待归宿的生死观才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你的养生就像是低着头走路,往哪儿走都不敢看,这肯定也是走不好路的。这一点儿,我很佩服我的姥爷,大约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去他那里,突然就看到屋里放了两口新做成的白木棺材。我起初是很害怕的,后来看姥姥在里边放了粮食,放了粉条,过一段就拿出些来吃,再去那屋里也没有那么的怕了,就当是两只大柜子了。姥爷和姥姥呢,都是过了十几年才去世的。 能有他们这样的心态,养生的功课已经至少是修及格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