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海荣丨保护传统文化之从《平水韵》上平九佳说起

 广西海歌 2021-04-01


作者简介

       何海荣,笔名孤棹摇风,海歌。1974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任晨鸡国学社社长、藤县濛江诗社副社长、藤县浔江诗社副社长,烟雨楼诗社副社长。《浔风》副总编,作品散见于网络及各地报刊书章。有诗词集《心茗集》一卷。编著有地方风物志《濛江史话》、方言志《土音雅字》各一卷。

保护传统文化之从

平水韵》上平九佳说起

何海荣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常看到有相声节日调侃广东人说普通话,其中较为经典的是广东人往往在说普通话时将“鞋子”的发音说成“孩子”,引出不少的搞笑故事。到了近年央视新闻有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真实版本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所以误传了。当我们通过进一步了解,发现原来在湖南、陕西、山西、两广、西南三省的方言以及客家话当中“鞋子”的发音也是“孩子”,广大面积地域的发音相似,让我们不禁存在了当地是否遗存有古代中原地区的古汉语发音的想法。

我们知道很多唐诗宋词用普通话读都不押韵,而用粤语、闽语等南方话读就押韵。 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的产生主要原因是汉语受到了元清两代阿尔泰语言的冲击。历史上游牧民族占领中原地区后逐渐汉化,也学习当地的汉人的语言,其胡语发音特征与古代汉语发音开始进行融合,这种融合就诞生了具有极其明显的胡语发音特色和发音特征的胡式汉语,即现代汉语。

胡化汉语的流行导致了:一古汉语四声中的入声进行了大量的归并;二、胡人学习汉语中由于发音不标准,导致部分汉字的韵腹、韵尾音脱落,另成读音。故现在的普通话的汉字读音,早已经不是唐宋时期的汉字读音,与唐宋时期的正宗古代汉语的汉字读音相比,普通话汉字读音早已经是面目全非的读音。

作为近体诗词的爱好者,我们不妨将《平水韵》拿出来看看,从上平九佳韵部上便足可见其一斑。

上平九佳韵部的韵字主要有:佳街鞋牌柴钗差崖涯偕阶皆谐骸排乖怀淮豺侪埋霾斋槐睚崽楷秸揩挨俳。

在普通话发音中佳、街、鞋、阶、皆、谐、偕的韵母都成为ie;崖、涯的韵母都成为都成了a;在普通话中,《平水韵》九佳的字几乎都归并到其他韵。

而我们像“皆”、“鞋”、“崖”这样的字,本来在古代是读jiai, hiai, yai,但是因为介音和韵尾都是i,因为胡人念起来很拗口,最后韵尾的i就丢失了,将韵腹还是-a(如佳、崖)的,或者变成了-e(如皆、鞋)。正是因为这种介音+声母,或介音+声母+韵尾,或甚至介音+声母+韵腹+韵尾的联动性变化,导致普通话的的读音发生了巨变。令人欣喜的是“街”这个发音,不管普通话如何强势,全国大很多数地方的方言都读作“gai”音,顽强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原音。

传统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对汉语文学而言,传统诗词及文言文承担了极重要的雅化,美化功能;而对平水韵的深入研究和开拓是保护地方文化也是维护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之一。江山易老,时日易迁,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语音亦难免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在学习传统诗词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用平水韵,保持诗词文化的原生态。



本公众号往期作品选读

何海荣丨浅议现代诗词的原创性和新意象

何海荣丨历年在《玉林日报》刊登的诗词小集

浔风选稿十《碧云诗草》

飞觞醉月丨诗词创作之我见(二)

谢玉婵丨2018年诗词曲作品选

飞觞醉月丨诗词创作之我见(一)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西江水月

微信号:xjsy20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