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黄山峰高石秀,壁立千仞,盘山磴道通天入谷,为山岳奇观。徐霞客曾描述:“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如今那些依山就势的简易蹬道大部分已不存,唯苦竹溪至云谷寺段依然保持当年路径及古貌,为黄山景区之遗珠...... 1 黄山古蹬道 在徽州古道中,黄山蹬道是一个独立单元,其捐输募集、凿砌路径等均有其独特个性,值得探寻。今年我有幸在山工作,原以为近水楼台,却数次与云谷古道擦肩而过。周日(8月17日),几位户外驴友来山,碰巧我将下山换班,且时间充裕,正好加入其徒步下山行列。我们下白鹅岭,过白沙矼,入丞相源,至云谷寺,经寺庵遗址找到古道路口(现云谷山庄处)。 云谷寺在钵盂峰下的山坞中,古称丞相源,因宋代丞相程元凤归隐于此而得名。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寓安禅师在此募建禅院,先后名“一钵”、“掷钵”,现名源于歙县县令傅严题书的“云谷”二字。清宣统三年(1911),寺宇毁于大火,后陆续募建,1967年再遭火患,目前仅存前院墙基石栏。在徐霞客日记中,此为“山间一夹地耳,其庵颇整,四顾无奇”,当年这里似乎没什么风景,没想到当年看风景的人如今成了风景。 2 黄山遗珠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徽州屯溪歙休宁祁门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