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皇明十六家小品》由明代陆云龙等辑。全书共三十二卷,精选明代屠隆、徐渭、李维祯、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钟惺、袁宏道、文翔凤、曹学佺、张鼐、陈仁锡、陈继儒、袁中道十六家小品散文,加以评点。评点分行间圈点、眉批和文未总评。此为明崇祯六年峥霄馆刊本。 晚明时,“小品” 含义极为丰富纷杂。既指佛经,如《莲花小品》;又指诸子,如陈深编选《诸子品节》,杂抄诸子,分内品、外品、小品,“小品” 指《说苑》、《论衡》、《中论》等。随笔杂记或笔记小说可称 “小品”,如朱国祯有《涌幢小品》,自序说:“其曰 '小品’,犹然《杂俎》遗意。” 意指如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黄奂有《黄元龙小品》,其中多记鬼神怪异之事,实为笔记小说。小品可指别集,如王时驭诗文集名《绿天馆小品》,陈继儒《晚香堂小品》包括古近体诗、词、赋、骈文及各体散文及杂著。时文(八股文)中的小题文,也叫 “小品”,如《青莲小品》。《苏长公小品》、《皇明小品十六家》是选集;《闲情小品》则是丛书,所辑皆是非正宗文体的杂著。小品可论戏曲,如潘之恒的《鸾啸小品》,文体上则有散文,有骈文,还有诗。小品还指绘画,如张岱有《题徐青藤小品画》。田艺蘅有《煮泉小品》,品评煮茶诸水,性质属《水品》、《茶经》之类。此处,“品” 字是品评、品第之义,只是前面加上 “小” 字,是谦称,不是文学概念。(介绍参考:歐明俊 論晚明人的 “小品” 觀) 早在万历年间,陆云龙就曾选评有《翠娱阁评选张侗初先生小品》二卷,或还有别家小品,今已佚。天启间,刻有《皇明八大家集》八种十六卷,选评屠隆、徐渭、汤显祖、袁宏道、陈继儒、董其昌、黄汝亨、陈仁锡八家小品,后又陆续增虞淳熙、袁中道、钟惺、文翔凤、李维祯、王思任、曹学侄等共成十六家,基本在崇祯五年都已选成,或单刻之,或合三家、四家、五家、十二家、十四家等等,人各二卷,各弃以序。虽选评非陆云龙一人所为,各家小品前之叙、序、引言或弃词都是陆氏所为。到了崇祯六年,则合十六家刻成《皇明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参评人员与所选篇目及评点文字均无差异。参加这次工作的有陶良栋、何伟然、梅羹、江之淮、丁允和、全汝栋、陈燮明、陈嘉兆、冯元仲、陆府治、陆敏树等人。(介绍参考:胡莲玉《型世言研究》) 皇明十六家小品序(何伟然撰)、十六名家小品序(丁允和撰)、十六名家小品序(冯元仲撰)、葢聞(陆云龙撰)、选十六名家小品序(陆云龙撰) 屠赤水先生小品 徐文长先生小品 李本宁先生小品 董思白先生小品 汤若士先生小品 虞德园先生小品 黄贞父先生小品 王季重先生小品 钟伯敬先生小品 袁中郎先生小品 文太青先生小品 曹能始先生小品 张侗初先生小品 陈明卿先生小品 陈眉公先生小品 袁小修先生小品 此本前有征文启事两叶,称「見惠瑤章 在杭付花市陸雨侯家中 在金陵付承恩寺中林季芳汪復初寓」
书名页:翠娛閣評選 皇明十六名家小品 崢霄館藏板 翻刻必究 赏图 ![]() (两页之间加了一张半透明的衬纸加以区隔)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帖内容来自书格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