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顽固的迎风流泪,治疗关键在“调肺”

 quzhangke 2021-04-02

肺主白睛,又曰气轮,脏腑经脉,皆为所制。已故眼科名家陈达夫教授曾明确指出:“目病虽多由肝,常统于肺。”主张“临证处方,有时须把肺脏照应着。”如上所述,目疾与肺关系密切,治疗时应从肺着手,辨清寒热虚实,肺病与他病之孰轻孰重,从而分别治之,常收佳效。

如曾治章某,女,44岁,1995年12月21日初诊。双目流泪,迎风加剧4年。患者于4年前始出现上述症状,屡经诊治其效不彰,异常痛苦,特来诊。询知每到冬季上症加剧,梦多,饮食及二便正常,舌脉正常。阳明脉走目内眦,手太阴经脉走眉头陷中,此与阳明、太阴脉络瘀滞有关。治拟通清阳,开太阴,参以和络。

处方:粉葛根15g,炙麻黄6g,光杏仁10g,桂枝6g,炙甘草6g,白芍12g,桃仁10g,泽泻15g,卷柏15g,细辛3g。7剂,水煎服,日1剂。

12月28日复诊:服上药后流泪减少,目珠有胀感,遂于上方加炒枳实10g,又服7剂。

1996年1月4日三诊:流泪续减,但仍梦多,原方加夜交藤15g,续服7剂。

1月21日四诊:流泪减少,寐佳,继进前方7剂。

3月29日五诊:服上药后流泪止,睡眠安,自动停药后,流泪又作,查舌质殷红,蕴热之象著,前法增入清气凉营之品,用首诊方去桂枝,加生石膏30g,细生地15g。是方共服50余剂,流泪全止。

该患除流泪外,余症无多,前医曾从肝治,疗效不显,据经脉循行及冬季加剧,断为肺经寒束,经脉瘀滞,肺不宣发,津液不布,阳明络瘀,经道不通之证。故以麻黄汤宣肺开郁,加细辛通阳畅络,以开手太阴肺经之脉,促其宣散布津;以葛根通阳和络,开阳明经道;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解肌舒经;佐桃仁、卷柏活血化瘀;泽泻通利水道,促肺肃降,使津液布散、下排,给邪以出路。药后即效,并随症略有加减,以应病机,连服三十余剂而诸症止,但未能续服巩固,以致复发,且舌质殷红,蕴热之象已露,故去桂枝加生石膏30g,以宣清肺热,除气分郁毒;加生地黄以凉血解毒,活血开瘀。连服五十余剂,终获佳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