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民间绘画:画尽人间三百六十行

 中土闲鹤堂 2021-04-02

清代的民间绘画,当以乾隆、嘉庆的七八十年间最为发达,木版年画至咸丰、同治更加兴盛,达到历史上的空前繁荣。

民间绘画

清代的画工如元明时期一样,凡是技艺高超,在地方上出名的,往往被宫廷征召,成为宫廷匠作,个别被选入“如意馆”,成为宫廷的“画画人”。

清代的民间画工,大江南北各地都有,他们活跃于城镇,也活动于山乡水村,为各色人等作画。

清代画工如同明代一样,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至晚清,凡画工大都是兼职的,这样做使他们在经济收入上较为灵活。

在社会上,清代画工的地位也是低下的,平日被作为“短衣”看待,被士大夫所蔑视,生活也是极其清苦。

清代吴大徵国画山水艺术作品(局部)

在同治、光绪时期,民间曾流行一种唱词《十二愁》,其中描写“画工愁”的唱词曰:“油漆先生画大厨,泥工搭架画墙头,看来作画开心事,柴米断时万斛愁”。

到了清代,自成体系的民间绘画,在创作上与文人画截然分开,尽管受文人轻视,但在民间极受欢迎,在当时的北方和南方,应市应节,都少不了民间绘画。

刘竹梅新年画:民间舞蹈

清代民间绘画的范围相当广泛,正所谓“行多品足”。“行”即行当,就清末浙江“上三府”的画工行当而言,有四句流行的话可作说明:“寺庙与学舍,粉壁神仙轴。船花酒坛口,龙灯鸡蛋壳。”虽不能概括当时各地画工的行当,但多少反映了画工所要担当的绘画品种是多样的。

当时的民间画工,大的如画寺庙之壁,小的如画蛋壳之类。他们不仅画一般的作品,还要画那些具有工艺装饰性的作品。

清代国画花卉

当行业发达时,民间画工还有分工,如画像的称作“丹青师”,画船的称作“船花师”,画建筑图案的称作“彩画师“。

画工作画还要因地制宜,比如浙江绍兴出产名酒“花雕”,酒坛上必画“粉彩”。清末画家任颐(伯年)的父亲任隺声就是擅长画“花雕”。

民间绘画的行当,除上述之外,还有年画、彩灯、扇面、花伞、礼花、帐前、瓷器、鞋花、窗花、纸鸢、鼻烟壶、木器家具、纸扎冥屋、卷轴画,以及应节用的“端阳图”、重阳糕旗等,几乎无所不包。

古代民间绘画

清代的民间画工,在继承民间绘画传统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不过画工们也是在现有的条件下活动,他们在人力、财力、舆论等方面,不能与士大夫画家相比。

民间画工的活动,在各个时节、各个地方都有,只不过形式不同。

有的画历史故事,以适应小城镇中层人家的需求。作画者在过节这一天,到各家大门口张贴,并因此得到微薄的酬谢。

清代孙温红楼梦绘画

也有地方好事者,在节日期间专门收集这种“上元花”,多至数十种。

清代民间绘画的“品足”,指的是所画内容丰富:“要画人间三百六十行,要画神仙美女和将相,要画花木龙凤和鱼虫,要画山水博古和天文。”当然也包括画历史故事和戏文传说。为了适应广大民众的各方面需要,不是“品足”是难于应付的。

清代的民间艺人,有开业的称画店或“作铺”,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长沙、成都等地都有。

清代方士庶国画山水艺术作品(局部)

当时的画店供应民间一般民众需要的作品。成都有齐芳画店,专卖婚丧寿的彩画。

光绪末年,齐芳画店的画工多名,专程到上海,至豫园,与上海的画工赛画“龙凤呈祥”,一时传为佳话。

在此时期,杭州三元坊、湖墅等处也有画店,这些画店后来还布置了一些文人的画,凡进画店的作品,有些已经把文人与民间作风尽量做了揉合,这是清末所出现的新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