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住传家宝:饿死不吃种子粮

 新用户75881VNn 2021-04-02

        中国人常常吹嘘自己的国家、民族、人民具有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可是有时候与别的国家比起来,好像怎么低人一等似的。为什么?因为我最看不起的海盗国家美利坚,而有的中国人在他的面前低三下四的样子不忍卒读,似乎表现的不是人,而是一个畜牲。美国号称强大,建国才二百多年,凭就牛哄哄的?你中国号称光辉灿烂,历史悠久,怎么就可以被别人指手划脚,耀武扬威的?到底是谁给的资格?中国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现在有多少水份?我更看到,美国在中国做大的是蒋介石时期。

       蒋介石想依靠美国做附庸,世人皆知,有一点我非常不明白的是,小时候,爷爷奶奶辈,都讲蒋介石该死,早该死,长大后读了些书,发现人们痛恨蒋介石是放着好人不做,丢掉中国人的良心国格人格,去做美帝小跟班,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为了能够在美国主子那儿讨点口风,让小女人宋美龄去跟马歇尔鬼混,本人的家乡鸡公山风景区就有个美龄舞厅,是当年蒋氏小女人宋美龄女士,跟马歇尔鬼混的地方,这是当地人都晓得,世人都心知肚明的。这样的经历,看过《子夜》的人,就会觉得蒋氏送女人讨好美国主子,其目的不过是跟茅盾笔下冯云卿为了从赵伯韬那得到股票做多头空头的信息,将自己的女儿冯紫卿派去当姘头没有什么区别。读一读这样的历史,想起“光辉”就像吃了苍蝇一样。但愿始作俑者无后!

        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因为这个民族可以上溯到五千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前三大都统统的在前面加了个“古”字,即已经作古了,加了个古字,很显然只是一个传说,比如古印度,古埃及,因为现在有印度,埃及,但跟古印度,古埃及不是一回事,而巴比仑,更是一个概念,不用加古字,早已作古,中国自豪的就是前面没加个古,即古中国,可是观察有些走势,也是令人担心的,比如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化来化去,会不会化到中国成了中美国?那以后再写历史,不就得称“古中国”吗。又比如,转基因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但争归争,吃归吃,如果长期吃下去,吃到第二代,到第三代跟披露出来的消息如某地羊,某地猪因吃转基因玉米死胎,某著名江中漂出万头死猪等等,那未来的中国不就是一个传说,学历史的孩子们不就读到此处停一停,这个地方曾经叫个古中国?怕一点问题也没有。

       所以,本人就认为,为了中国的未来前面不至于加个古字,只有一条,拿出自己老祖宗交下来的传家宝,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不上洋鬼子的当,不跟美国当小跟班,特别要看清楚谁脑残还觉得他聪明绝顶,还有忽悠人的影响力,一定要记得老祖宗交给我们的传家宝是哪些,是什么。比如老祖宗说的事在人为,多长心眼,不抱幻想,那可是传家宝。至于老祖宗有多少传家宝?得梳理,我在下乡种粮的同时感受到一个传家宝必须传下去的,那就是留种,就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狠话:饿死不吃种子粮!这个是千百年来的至理名言,我们必须记住。

       现在,不是饿死不吃种子粮,也不是没有粮食吃的问题,眼前饭不死,有转基因粮食,关键问题是海盗国家绞尽脑汁要消灭中国的传统种子,控制中国的种子市场,然后像石油货币战争那样,控制物价,卡你脖子,而石油货币毕竟不能当饭吃,离开这些东西人还能活,可是用粮食种子来控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样不灭亡也就没有先例。如此下去,没有警觉,一定会是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文明的国家的历史前面一定被加个“古”字。

       饿死不吃种子粮,这是当年战争年代,我们的祖先们,为了逃避灾难,即使是逃到深山老林,也要在身边带上能够种植的种子以便求得发展。而时代变了,战争的形式也改变了,过去的战争,是烟销弥漫的战争,是面对面的殊死搏斗,现在的战争,可以是看不见烟销的战争,可以在你不经意中,战争正在激烈进行,就像本人曾说的,本来大家热热闹闹在谈舌尖上的中国,兴致勃勃地谈如何吃出中国味,可是人家来闹转基因,消灭你的种子,餐桌上的保卫战是首选,你还舌尖上的中国啊,再谈真的很恶心!所以说,这个餐桌上的保卫战,早就开打了,而且许多人有信心决定一定要打好的。

        饿死不吃种子粮,在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前提下,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在不存在吃的问题,也即转基因粮食还有的吃,人家就是让你放弃自己的种子,他们接着下手。而几十年前土地已经分散到各家各户,这些阴谋家们说不定早就心领神会,利用小农经济意识和农民的愚味无知,下了一盘大棋。所以,大家总有乡亲,总有阳台,总有下楼活动的场地,还是可以种些庄稼的吧?有识之士,先知先觉者,总没有死绝吧?总还有拼着老命挥汗如雨,下乡种田的似老许这样的人吧?应该有些希望的。如果都行动起来,那么,留下这些种子,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会出更大的问题。如果大家都把这个事情当做自觉行动,我觉得,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些人的阴谋一定会破产,拉清单的时候,千万不要饶了他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