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怠慢任何瞬间的心动

 又木说 2021-04-02

昨晚从车站到家的半夜,毫无倦意和睡意,我捣鼓着书架上的一堆书,那是大学时的一笔私人财富。

那时候我会从每个月的生活费或兼职的外快里,拿出一笔钱来犒赏自己,把看中的书一本本付款买下。也有同学送我当生日礼物的,打开的第一页还写着祝福。学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很丰厚,每个月可借的数量也足够我的阅读,但我还是喜欢拥有一笔有形财富的感觉,那大概是当时最能打动自己的欲望清单了。

毕业后我卖掉大多数的专业课本,留下一些课堂笔记本、三四本自己的读书笔记,还有这一堆书籍。一个人带不上返乡的动车,我便全数用快递寄回家,花了一笔不小的费用。工作后,又把它们全带在身旁,就像是一个从不多言也从不离弃的老朋友一样,让人心安和慰藉。

昨晚上,我从那堆书里抽出一本大学时的读书笔记,抄了满满一本。每个字每段话都曾叩响过内心,有扇门打开过,有光照进。

我不断回忆在车站分别时好友说的话,年轻时许多人都喜欢有诗意的东西,写文字、读诗歌,我们很容易就唤醒自己,年岁渐长后,都不再写也不再读了。时间太容易招安常人,生活里的琐碎和寡淡,在时间的慢慢渗透下,会把人的敏感和柔软都磨钝。

我们能够心动的时刻越来越少。仅是要应对现实的平凡琐事就已耗尽大半心力,还要时刻提防那不知何时会造访的麻烦和难题。我们浮沉中过活,贪恋着庸碌中稀薄的快乐,在迷茫和自我拷问中重复着日子。

我时常会反问自己,为何会怀念从前那什么都无法拥有的日子?

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没有相伴的爱人、没有看得到希望的前程,但我依旧会怀念,那样贫瘠又丰盈的日子。我曾猜想,是否正因为无法拥有,还不到跟一切琐碎打交道的时候,所以日子过得单纯和清静,心也更有触觉,灵魂干净。我们各怀心事,但心事也是诗意的。而我怀念的部分,正是那颗容易就被打动的心。

已经历或还在经历许多人事的我们,不知是麻木、疲倦,还是免疫、迷失了,早已磨掉许多敏感和灵性。每当它还能再次降临时,我都感动不已。就像一束光,无意间又照进那个房间里,除了温暖还有勇气,用之不竭的勇气,让我足以勇敢去面对生活的庸碌和不易。

那样主动造访的时刻并不多,也许是某一场电影中的台词或桥段、马路边从乞讨者的乐器里流淌出的音乐、乡下老人家一句朴素的叮嘱、翻阅某本书看到的一句话……某些这样的时刻里,曾悬在内心深处的那一记光亮被牵引出来,令我再次确认自己活着这件事

所以,这样的时候我常常无法入睡,唯有一遍遍翻阅那曾有过的蛛丝马迹。

我暗自有个执念,不愿糊里糊涂将就一生。

于是,当有人想干涉我的人生轨迹时,我的本能反应是防御。他们常常会用建议的方式,建议我们为家庭家人着想、为身边所有人的安稳生活着想、为自己的人生降低风险,去做一些选择。

对于朋友的建议,我已学会礼貌倾听,以及感谢他们从自身的价值系统出发而释放的善意。但我一直都有自己的选择。

对于亲人做出这样的建议,我有时会无法控制情绪。过高期待他们的理解,当期待有落差时,就会脾气不好,关系越近我越容易忽略其实每个人都有其价值观,你不能单单只看他对你做出行为和话语本身,而应该看他对你的这些行为背后、在价值观基础上的出发点,是善还是恶。

能这样想来,父母与子女间、夫妻之间,亲密关系之间就能少许多怄气和争执。从这点出发,或许就足够相互理解了吧。我从不奢望感同身受的理解,仅能分辨对方的出发点是善是恶,便是最大的理解了。

对于我们爱的人,我们愿意听从某些建议,拿出自己的部分东西来,比如学会如何理解和包容一个人,愿意花时间去陪伴,懂得去疼爱,甚至是感受痛苦和学着原谅。但有些东西是不能拿出来交换、将就和被安排的,那是关于自己心动的来向,那是底线也是支撑自我的底色。

真正感到痛苦的人便是明码标价交换了这份底线,那痛苦究其原因在于,付出了太多自己的东西,只是为了过上别人期待的生活。

而当我确认了那些心动的来向,并听从它们的指向踏上路途之后,那所谓的痛苦也不过是甘愿承受的坏情绪,并不会令我真正痛苦。

渐渐长大后,我们要参与俗世的部分有太多太多,如何找回那些时刻、如何去主动召唤那瞬间的心动?

第一条路,我曾幼稚地幻想过重走青春、回到过去。后来我发现无法行之。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是从前所有经历的积淀,时间不可能回头,所以我也不可能回到从前的我。

第二条路,我将自己封闭,远离和排斥那些会掩盖和占用那些特殊时刻的交往与人事参与,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那份柔软与敏感的触觉。后来发现,那会令我陷入一种病态,容易时常感到满足,但不一定时常感到轻松和快乐。

于是,我摸索了第三条路。

那就是得把自己生活区域分出两块来,界限清晰但不限定。

一块是得为自己打造一个小空间。

这个空间完全靠自己打造,旁人无法参与。这个空间与我一天有多少时间、正住多大的房子、身边有哪些人都无关,无论何种境地,我都要有这样一个空间,能让我随时想要进入的时候都可以走进去,锁上门,里面只有自己一人,看书、发呆、放空、大哭、大笑、自言自语、一言不发……无论做什么都可以,里面藏着所有令自己心动、泪流满面的时刻。当我疲惫时、迷茫时、成功时、失败时……我都该进去同自己说说话。在那个空间里,我只属于我。

另一块就是这个空间之外,是我周旋于俗世法则的技巧与能力。我可以去充当许多角色,老板员工、父母子女、朋友爱人……我去努力奋斗和生活,我去为我的空间战斗,去获得更多战利品来为它争取更多属于我的时间以及俗世之内的自由度。

打造小空间的过程便是值得我一直坚持做的事。

毛姆说:“任何瞬间的心动都不容易,不要怠慢了它。”这是我自勉的,也是想送给你们的。

最后贴上一张昨晚拍的、多年前抄写的读书笔记。

文/又木

图/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