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最不该亡的一个朝代,它却因太过强大走向灭亡,既非秦也非宋

 晨晓光 2021-04-02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盛极则衰,物极必反。

这个道理放在一个王朝的兴衰更迭上面也同样适用,自古以来,王朝都是因为封建腐朽,民心尽失才走向灭亡的,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王朝反倒因为太过强大走向了灭亡,堪称“最不该亡的朝代”。

图片

说到强大,《秦王扫六合》中记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各国的富贵诸侯都迁徙至咸阳,建起了阿房宫,修筑了长城,秦始皇成为了千古一帝,可惜子不能承父业,仅二世而亡。

另外,大唐虽然有“万国来朝”的盛世之景,疆域也空前辽阔,交流接纳各国文化、经济、艺术等,是但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从唐朝以后海外之人多称中国人为“唐人”,但大唐也在经历安史之乱后一步步走向衰亡。

之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据后来学者统计研究,宋朝的经济比唐朝还要繁华,但也在这份繁华与安逸中,大宋王朝的统治者日益奢靡,在经历靖康之耻后南宋灭亡,100多年后,北宋也走向了灭亡。

图片

秦朝、唐朝、宋朝,这些王朝虽然强大,但是都属于衰亡,而历史上隋朝的灭亡却让人有一些意难平,它一直是一个强盛的王朝,可最后却在强盛中走向了灭亡。

杨坚之父杨忠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世袭爵位,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攻破了北齐,同时南北对峙的局面也开始向北周倾斜,若北周武帝能多活几年,或许就能实现大一统了,可惜,他却一年早逝,578年就去世了,之后北周宣帝继位,但他骄奢淫逸,一年之后又传位不满6周岁的太子宇文衍,史称周静帝, 其时拥有五位皇后,有一位就是杨坚的长女。

图片

杨坚趁机而入,把控了朝政大权,于581年,北周静帝禅位于杨坚,改国号为隋朝。隋朝成立后,隋文帝先后出兵突厥,废除西梁,又两次发起灭陈战争,最后在589年攻入建康,俘虏陈后主,最后完成了全国统一。

自古帝王讲究“文治武功”,隋文帝杨坚一统天下,结束了自西晋以来,中国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在治国方面,隋炀帝也开创了开皇之治。我们往往会因为唐朝的繁荣而忽略了隋朝的繁荣,其实,如果没有隋朝打下基础,大唐的繁华可能还要减少几分。

在政治方面,隋文帝明白“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久长者”的道理,在他统治时期,一向提倡节俭,甚至连宫中的妃嫔都不能佩戴金玉等装饰品,一般的士人也多用布帛,也正是这份躬行节俭,使人民负担得以减轻。

图片

人民的负担减小了,那么就有更多的精力做其他更加有用的事情了,推行的政策也好实施。杨坚废除了九品正中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来又称五省六部制,也就是唐朝三省六部制最初的蓝图,另外,科举制度也诞生于隋朝,后来被唐朝沿用,并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自从五胡乱华以来,南北分裂了几百年,民生困苦,国库里也没有钱,杨坚实行轻摇赋税,解决民生问题。为了避免天灾引起国家动荡,隋朝时期还在各个地方都修建了粮仓,据记载,当年的粮食在隋朝灭亡了20年后都没用完,1969年,洛阳出土的含嘉仓遗址中也再现了当年的粮仓,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其中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图片

不过大家对隋炀帝的印象不太好,认为他穷兵黩武,还是个昏君,隋朝的灭亡应该归咎于他,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隋炀帝不仅能征善战,也修建了造福后世的伟大工程,他虽然昏庸,却不糊涂,隋唐大运河就有他的一份功劳,驰道、长城后世也一直在使用。

另外,万国来朝的盛况也不是大唐独有,早在隋朝时期就已经开创了这个局面,然而,空前的繁华和强盛背后也隐藏了巨大的危机,当时的藩属国太多了,天下权贵也都觊觎皇位,权贵手中的权力很大,多是世袭爵位,最后陇西李氏的李渊夺得了天下。

图片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不该忘记历史,历史上的君王大多知道“以史为鉴,方知兴替”,李世民即位后,也谨记隋朝灭亡的教训,在沿用一些制度的同时,完善了规章制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