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工具性与教育的缺失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02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人文见长的,“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育和修炼的传统,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教育,一种以“德性”为根本的“成人”的教育。虽然“知性”的不足,是它的致命的缺陷,但是这种教育有一个根本性的优越:它是目中有人的教育。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上、科技上的落后,使得“赛先生”以其巨大的压倒性的力量摧毁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中国教育从那时起就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了。

  改革开放,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再加上人口众多这一特殊的国情,使得人力资本理论在中国获得了极其巨大的权威,教育由“阶级斗争的工具”转变成了“经济发展”的工具。这一变化在表面上看是巨大的,甚至带有根本性,但有一点却是始终没变:教育是一种工具!与西方的现象类同,这种教育是没有“人”的教育。国内有专家称之为“人”的缺场,或“人学”缺场。

  虽然我们看到了这种教育的种种弊病,倡导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始终没有真正超越教育的工具性这一出发点,所以我们的教育直到今天也没有真正地成为“人”的教育。

  教育应该成为人的教育,成为“成人”的、“做真人”(陶行知的主张)的教育,教育的宗旨不应该是“适应经济建设”,而应该是“适应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通过人的真正的发展实现发展经验,发展人的目的。也即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人,教育的目标也应该是人!“人才是目的”(康德语),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本真的教育!

  当前我们的教育,教育的内容以“有用”的工具性知识为主;课程的设置以“最有价值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干;评价的指标以对工具性知识掌握的多寡和准确与否为准,这非常明显的是着眼于“工具性”“功利性”的教育。在这个教育中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科得到了重视,工具性的知识得到了高度重视,而以德性为重的伦理的、情感的、审美的人文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始终处于“副科”的地位,这种教育还称不上是“为人”“成人”的教育,它还是一种“工具”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

    教育需要回归它自身,需要重建本真的教育,重建完整的教育――知、智、德并重的教育,即真正的“成人”的教育,以“成人”来达成发展社会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