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怎样把研究报告写出彩?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02

在与老师们交流教育科研研究报告或论文写作时,老师们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把研究成果(研究报告或论文)写出彩?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根据一些专家的观点,结合自己研究和写作的经验教训,强调了三个重要的内容:

一是,要注意研究内容和文本的逻辑自洽性。研究实践一定要把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实践过程是怎样的?研究实践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这四个问题搞清楚。四个问题讲得明明白白了,研究的整体就形成了,就能“自圆其说”了。所以,研究成果的文本基本上也要以这四项内容为线索、为框架、为重点去组织。论文不一定需要四方面都有,以前三方面为重点即可,但是基本的逻辑是一样的。

二是,要把自己研究中最有特色的策略和方法提炼出来,在文本中应该把特色实践以“是什么?怎么做?加上典型案例说明”为基本的格式,用理性化阐述和实践相结合方式展开论述。理性化的阐述可以参考已有的理论,但是要以自己的理解为前提形成自己的言说,而不能“抄理论”。

三是,要把自己研究中发现和生成的最成功的做法,即研究亮点“擦亮”。也就是对自己创新的做法(实践)要在文本中突出出来,写详细,进行细描、深描,把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成效的实例等充分地展开。

总结起来,就是:逻辑上要自洽,特色要突出,亮点要擦亮。一个报告或是论文,在整体结构符合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如果能把这三方面落实到位了,应该可以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文本了。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表述的准确,语言的流畅,内容的生动可读等,对研究性的文本而言,平实有据比艺术化更重要,这是需要老师们写作时特别注意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