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究方法问题:研究者在研究中要关注五个“一定要”

 课程教学研究 2021-04-02

最近这几天,我与一些学校、教师进行了好多次且比较深入的课题研究方面的研讨。在研讨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在我自己的研究中也会时常出现类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研究的顺利进行或深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决定着课题研究的成败。
对这些问题我将之整理成为五个“一定要”。即成功的课题研究必须做到这五个“一定要”才行

一是,选题(或有确定研究的主题)一定要聚焦于点
要找出自己最成功的实践内容或是最想解决的实践问题,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只有明确了研究的问题,研究才能真正地展开,问题不明晰,则会是只有工作而没有研究。真正的研究必须聚集于问题,聚集于点,而不可以是“全面推进”的工作。
研究者一定要注意:研究可以与工作结合,但是工作不等于研究。研究一定要有意识地、主动地设计和改变某种行为(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某种,而不是某些),从而引起所期待的某种变化(结果)。

二是,研究的逻辑主线一定要清晰
真正的学校和教师研究一定要围绕“改变某种行为”去展开,必须弄清楚改变什么?怎样改变(方法、策略、原则等)?改变带来的结果怎样?其意义如何?这几个关联的问题(问题链)构成了研究的逻辑主线。
教育实践一线的课题研究者比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把所有自己做的工作全都纳入到研究中去,而且没有中心,没有重点,结果是,研究散乱而没有主线,实际上也就“丢失”了真正的研究。

三是,研究一定要进行有系统的、有逻辑的思考
在研究展开过程中,或是对已有的研究材料进行梳理的时候,一定要对四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做得怎么样?。研究的总体线索上要回答所有这四个问题。每一个具体的分支问题(策略)的研究同样也需要回答这些问题(或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必须要回答的)

四是,研究一定要关注“解释”和“证据”
研究时,在回答为什么时,需要有自己的“解释”,形成自己对意义的理解和表达,以形成自己的“理论”。虽然用他人的理论或权威的观点解释自己的行动也是可以的,但是那是推广应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研究。
在回答怎么样的时候,一定要用具体的、真实的证据来支持研究的结论。证据可以相关的数据,也可以是实践中成功的案例,要有意识地追求形成证据链,以支持自己的解释

五是,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假设的意识
所谓假设意识即在研究的过程中,从始至终,研究者要有明晰的“什么样的行为或影响,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而这个结果是研究者期望出现的”思路和持续的追问。
这个假设要贯穿研究的全过程,时不时地用这个假设来验证自己的研究过程的正确性。只有围绕这个假设去思考与实践,研究才不会偏离方向。
这个假设可以微调、修正,但是不能抛开。不然就不是“这个研究”了。

研究的假设与研究的成果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假设期望的结果如愿地出现,说明研究的设想和操作是正确的、成功的,研究所形成的观点和实践方法被“证实”,研究是成功的,研究结论可以推广应用;
如果期望的结果没有出现或是不理想,则有二种可能:一是有未知的因素干扰了研究,二是研究的假设是错误的。前者说明研究设计的思路、框架存在问题,需要修正研究方案,进行再研究;后者证明研究假设的实践路径是行不通的,即研究假设被“证伪”,那么就需要另起“炉灶”探索新的研究课题。 这二种可能直接表明,这个研究是失败了。
从研究价值的角度而言,成功或失败的研究结果都是具有“研究意义的”。前者发现了可行的道路,后者发现不可行的道路,对于教育实践二者都是有贡献的。
可是由于出现的是后一种情况则说明“这个研究”是失败了,所以大家都会竭力去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讲,研究的成与败都是可能的。但是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中,最起码从研究者的研究报上来看,所有的研究都是成功的,看不到失败的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不符合规律的现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